市场营销案例150例_市场营销案例150例中国品牌

       市场营销案例150例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市场营销案例150例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1.谁知道哪些经典营销案例?

2.市场营销的故事经典案例分析

3.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_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4.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案例例

5.啤酒市场营销成功案例

6.市场营销成功的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150例_市场营销案例150例中国品牌

谁知道哪些经典营销案例?

       经典案例一:卖鱼钩

        案例点评(营销新模式――连锁营销):年轻的业务代表具有非凡的营销思维和营销技巧,他善于通过消费者行为特点扑捉营销机会点,再用商品诉求点去抓住机会点,并适时地提供满足需求的商品方案,持续不断地从一种商品的需求过度到另一种商品的营销机会点,从而建立起消费行为-营销机会-商品诉求-满足需求的较为完整的循环营销链条,锁住重要的目标消费群,最终实现系列商品的组合销售,他堪称是销售经理的模范典型。

        经典案例二:打赌

        大意是说一老头保持每周存款100元的习惯,而看守该日资银行的保安感到奇怪,就问老头为什么这样,老头告诉他自己每周打赌都赢100元,保安不信老头每次都赌赢,老头顺势提出俩人打一赌并设定赌题为“老头能摸到该行行长的凸脑袋”,押赌为200元。老头存好钱通过巧妙公关找到行长,告诉行长说他脑袋上面有虱子,行长断然否决,老头就说如果脑袋上面有虱子行长你给我50元,如若脑袋上面没有虱子我给你100元,结果行长同意了让老头摸一下自己的脑袋以证实老头纯粹是无赖,结果老头输给了行长100元而从保安那里赢了200元,从而保持了每周存款100元的习惯。

        案例点评(营销新模式――布局营销):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头善于扑捉人们惯性的消费思维习惯并加以利用,他通过把握一般人惯性的好奇心理而为自己设置营销布局,同时制定营销规则,在整体营销战略指导下,通过设置布局而设定营销目标同时也就是市场机会的挖掘,最终通过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而抓住该市场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营销目标。

        经典案例三:“老谋深算”

        大意是说一日本老头从老板位置上退休后在家修养。偶尔一天下午的吵闹间杂着刺耳声音打破了以往的宁静生活,烦恼的老头开窗看到院后的空场地上一群顽皮的孩子在把易拉罐当作足球踢,一连几日好不心烦。狡猾的老头想出了一招,这天他把正要准备踢的几个大孩子叫住了表示他愿意为他们出“赞助费”5日圆/人,并鼓励他们使劲为自己踢,越激烈越好。孩子们更高兴了,他们越踢越疯狂,然而刚过了两天,老头叫住了大家说由于养老保险发放不及时你们只能领到3日圆/人,孩子们有些不高兴,不过他们还能继续卖力地踢,但积极性已不如原来高了,狡猾的老头又隔日把“赞助费”减少至2日圆/人、1日圆/人,当老头把“赞助费”减少至0.5日圆/人时孩子们都气呼呼地表示从此再也不为老头表演了,狡猾的老头心里偷偷笑开了。

        案例点评(营销新模式――布局营销+利益营销):该案为关系营销的利益营销版,老头深谙关系营销之道,通过设立营销布局,将一般关系货币化而升级为利益关系,自己始终占据利益主导方,进而利用利益关系影响关系对方,从而将对方纳入自己的营销体系中。

市场营销的故事经典案例分析

        市场是企业的方向,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做全国性市场,一定要先做一个试销市场,要一点点来,快不得;做成了,真到做全国市场时,要收集好案例进行分析。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市场营销设计案例分析,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市场营销设计案例分析一:

        三个案例告诉你悲情营销怎么玩

        开春的寒流不时掠过街角那位衣衫褴褛的失明老人的身体。老人面前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路人行色匆匆,皆无动于衷,无人施舍一点给这位可怜的老人。英国诗人拜伦经过,看到这一幕,他轻轻蹲下,用粉笔在牌子上添了一句话:?春天来了,我却看不见她。?诗人离去后,奇迹出现了,人们纷纷把钱施舍给这位老人,让老人十分惊讶。

        ?春天来了,我却看不见她。?这句话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让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孟子?告子上》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见他人痛苦,就像自己受苦,同情心驱使我们去帮助别人。古时候,人们防范灾难的能力低下,在巨大的灾难与痛苦面前,人们经常产生畏惧与绝望的情绪,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同舟共济、相互关心,分担别人的痛苦和不幸,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这样,同情就逐渐发展成为人类的一种内在美德。

        同情心是人类道德的基石。美国教育家威廉?贝内特(William J. Bennett)在《美德书》里指出,如果说勇气是当别人面对困难时与他站在一起,那么同情就是当别人感到悲痛时与他站在一起,同情是一种认真对待别人的现实,不仅是他的生活境况,还有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感情。它是一种与处于困境或不幸中的人结成伙伴,支持他,为他分忧的积极态度。

        同情的生理基础?催产素

        神经生理学家发现,人类大脑分泌的催产素是一种与建立情感联系、共情有关的激素,能够安抚神经系统,让人产生积极的情绪。科学家让受试者观看一则身患癌症的小男孩的故事,在观看过程中,检测到受试者的大脑都释放了催产素,并且产生量与受试者的悲伤程度相关。

        共情,又称同理心、同感等,是指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这是现代心理咨询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催产素不仅能提升人们的同情心、共情心和情感共鸣,还能让人们更慷慨、更宽容、更信任别人,减少恐惧,帮助人们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受到催产素影响的实验组给慈善组织的捐款明显增多。如果这种化学物质在某人身上被抑制,他就会更多地显示出自私的性格。

        如果企业的营销活动能使人们的大脑释放催产素,人们就会觉得品牌或产品比较可信,从而容易建立信任关系。

        悲情营销案例集

        经营同情心的方法较多,加多宝的?对不起?体、微信收费事件、蒙牛崛起等案例都很精彩,值得学习参考。

        案例一:加多宝的?对不起?体

        加多宝花费10多年时间将租借来的?王老吉?商标打造成国内驰名的凉茶品牌。由于商标使用权到期,所以要将其交还广州药业集团。将商标交还广药之后,为了延续此前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加多宝通过文案技巧向消费者暗示,现今的加多宝凉茶就是从前的王老吉凉茶,但是这种打?擦边球?的模糊说辞遭到广药的起诉。2013年1月,法院判决加多宝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等宣传用语。

        眼见大势已去,加多宝的营销团队该怎么做呢?

        传统做法不外乎是:从舆论上痛斥广药不正当竞争,玩文字游戏改广告词继续宣传,从法律上反诉广药垄断霸权,声明要上诉等。但是,老百姓无所谓谁是谁非,也不关心市场竞争?这些事情太无聊了!

        2013年2月4日14时,加多宝官方微博开始?泪流满面?,连发4条哭诉微博,以?对不起?体表明自己的立场。每张?对不起?上都有一句话,每幅中都有一个哭泣的小宝宝。

        对不起!是我们太笨,用了17年的时间才把中国的凉茶做成唯一可以比肩可口可乐的品牌。

        对不起!是我们无能,卖凉茶可以,打官司不行。

        对不起!是我们出身草根,彻彻底底是民企的基因。

        对不起!是我们太自私,连续6年全国销量领先,没有帮助竞争队友修建工厂、完善渠道、快速成长?

        加多宝的这4幅?对不起?,调侃对手,正话反说,表面上是道歉、自嘲,实际上是喊冤、抗议,这种向公众示弱,向对手示强,笑着自揭伤疤示人的风度,立刻博得了大众的同情。不到2小时,?对不起?迅速成为?刷屏王?,被转发4万多次,获得评论1万多条。

        加多宝这次?喊冤?微博的配图堪称经典,含泪哭泣的小宝宝们充满了委屈,让人瞬间产生怜悯之心,不少网友喊出了?宝宝,加油!?的口号。

        加多宝推出?对不起?体后,广药推出了?没关系篇?,可口可乐推出了?都怪我篇?,百事可乐推出了?别闹了篇?,网友推出了?无所谓篇?等,热闹非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二:?微信收费?事件

        微信要吸引用户,就需要具有市场热度,让大众持续关注、不断谈论。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制造一个?微信收费?的话题,就会有很多人反对,就会议论纷纷、热热闹闹,就有媒体免费传播,必定能吸引大众的关注。

        2013年年初,腾讯制造的?微信收费?话题,似乎?地球人都知道了?。在微信朋友圈、QQ群、微博、论坛等场合,到处都是关于微信要收费的传言和讨论,很多人都在痛斥通信运营商,力挺微信,运营商成为众矢之的,而腾讯则从昔日互联网行业的?公敌?变成了需要同情和保护的弱者。

        事实上,从没有哪家通信运营商说过要对微信收费,只是腾讯自己?担心?运营商要收费。用户已经向运营商交了移动数据流量费,运营商绝对不可能再向用户收取?微信费?;即使收费,也是由运营商向腾讯收取,或者由腾讯向用户收取。但是,腾讯就是不说明?到底是谁要收费?和?是否要向用户收费?。腾讯高管表示:?微信作为基础服务,不应该有额外的收费,因为用户已经在流量上付了最基础的费用。?其实,这种说法可能会误导大众,让人觉得腾讯不想收费,有人逼着腾讯向用户二次收费。这样一来,公众的认知变成:运营商要收用户的钱,大家要团结起来,与运营商大干一场,阻止运营商收费。

        腾讯通过?示弱?将运营商推向公众的对立面,吸引大量愤愤不平的用户替自己反对运营商;而自己作为?弱者?,收获了大家的同情。无论是否真有其事,能否维权成功,广大用户与腾讯共同反击?垄断魔头?的难忘经历将大大增强双方的感情,使微信的用户量迎来又一拨爆炸性的增长。

        案例三:蒙牛向对手?示弱?

        1999年,牛根生创立了蒙牛。当时,内蒙古乳品市场的第一品牌是伊利,蒙牛名不见经传。要想提高蒙牛的知名度,只能出奇制胜。蒙牛把标杆定为伊利,打出?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使消费者通过伊利知道蒙牛,产生?蒙牛似乎也很大?的印象。

        1999年4月1日,呼和浩特市市民一觉醒来,发现呼市主要街道上的300多块广告牌全是蒙牛的广告:?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一石激起千层浪,?蒙牛?成了呼市市民热衷谈论的话题。人们记住了蒙牛,也记住了蒙牛是?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5月1日,就在老百姓讨论?蒙牛?的余热未散之时,呼市的300多块?蒙牛?广告牌却在一夜之间被砸得面目全非,此案最终也未能告破,但蒙牛却利用这一事件再次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

        广告牌可以被砸,但是把广告印在产品包装纸上,对手应该无可奈何了吧。于是,蒙牛在冰淇淋的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

        牛根生白手起家,受尽竞争对手的刁难和打压,他硬生生地捆绑行业老大,借老大之势,同时以?弱者?之姿博得舆论的同情,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市场营销设计案例分析二:

        水塔:做?离消费者最近?的品牌

        厨房中的安琪忙得不亦乐乎,朋友们平时各自顾着家庭工作,难得在周末时间聚到她家,她准备展示一下新近学会的菜品。各种调料齐全,需要五香粉的,需要醋做个小调理的duang?,手一滑,整瓶新醋掉落地上,霎时一股酸气弥漫满屋。朋友纷纷过来打探,看到略显滑稽的安琪,笑成一团。?快快,赶紧去楼下便利店,再买上一瓶,少了醋可不行?。尽管无甚大障,女主人安琪的好心情,还是跑了。

        这场景似曾熟悉,很多厨房小主遇到过,从产品生产者角度,那个500毫升直立的传统醋瓶子,对安琪这样的使用者来说,确实?壮?了些。

        如何让消费者了解好产品品质什么样?如何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更好把握、不易掉落、轻重适宜?怎样能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随需购买?如何能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的温度进而亲近?这就是山西陈醋品牌水塔一直在研究的问题,他们力图探索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消费心理细节,为安琪们减少烦恼。

        在陈醋这个连品类名称听起来都比较?老?的行业中,水塔比竞争者更早地意识到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关联度,这种关联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告知来实现,而是通过理解消费者行为来获取。他们正在做的,是离消费者近些,更近些。

        好品牌必须通过消费者口碑与体验来实现,尤其在一个互联网发达、评价随意交叉的时代。

        未来的主流市场,一定是品牌导向与品类导向双行,但无论是哪个方向,消费者主导都是必然。厨娘安琪的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因为水塔这样的企业正在默默升级产品,与消费者们建立连接。

        谁懂消费者的心?

        想连接消费者,就要拿出好东西,这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尤其是食品。在水塔,好产品也是最基本的目标。这个在业内以质量稳定性著称的企业,给消费者提供的最大价值就是?绿色食品醋?,在健康食品领域,是相当高的等级。有机食品醋,则作为下一个目标,有待实现。这是一个产品质量不断升级的过程,跟随市场消费需求的变迁,引领、同步。

        只不过同其他行业相比,陈醋行业的引领,要付出更多努力。

        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对于醋的认知,停留在调味品层面,这也难怪,几十年不变的味道和包装,有限的市场教育,对于整天面对各种变化的消费者来说,实在太单调。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这个产品,除了能让你神清气爽地品尝美味以外,还能传递?健康?流。比如减少内脏脂肪,比如让血压正常,比如延缓血糖升高速度?从这个层面来讲,食醋市场无限广阔。

        教育市场的周期略显漫长,可以作为这个行业领先者未来几年十几年的目标。就当下而言,解决厨娘安琪那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调个重量,或者换个瓶子。

        一瓶醋,对于现在的安琪们来说,就是调味品。今天,传统醋品类受诟病的,除了味道,恐怕还有那几十年不变的瓶型?说主流方瓶有点儿?傻、大、粗?,似乎也并不为过。过去,传统企业特别是山西企业,大多注重容量,500克居多,但在水塔对消费者的调研资料中发现,这个品类的主流产品如果想做全国市场,还是应该以350克到420克最为合适。这是因为,除了山西本地,消费者目前对醋的使用量还没有那么高,500克容量以上,一个月如果用不完放到第二个月,就已经不利于保鲜。所以,三口、四口之家,最好能在一个月内用完一瓶醋。

        这个调研结果,使水塔更加坚信,从实用性角度考虑,将现有主力产品从500克调整到420克,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新鲜度,使用起来也更便捷。

        今天的品牌,绝不仅限于是个产品的售卖者,更多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者,当你更关心消费者本身而不是买卖本身,你的机会自然就来了。

        实际上,传统陈醋产品忽略消费者使用体验,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对瓶形的设计。单就这一点而言,同样使用外包装的白酒、葡萄酒以及饮料行业,做得好很多。包括厨娘安琪遇到的问题:这个瓶子为什么不那么容易拿住?除了重量,也与醋瓶的外形有关。水塔提取了目标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发现,其实消费者对醋瓶的直径、手感、高度、克重,都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尤其在直径和把握度方面的需求,与人体工学原理息息相关。这成为水塔新瓶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而此后在社群中的调研证明,即便与竞品放到一起进行盲测实验,消费者也能从手感、设计以及使用度方面轻易识别出水塔品牌。

        现代消费者,面对眼花缭乱的市场,审美水平已经急速提升。品牌若想靠近他们(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美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陈醋,本身带有极强的文化标签,既要传承,更要创新。传统陈醋主张醒目,在图标使用和包装上更多强调大红大绿。这与70、80后主流消费者的审美有些出入。如何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元素?既拿着老祖宗的金字招牌又能符合现代审美?是水塔面对的一个严肃课题。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新图标,红色依然醒目,加入烫金,色彩上强调平衡感,而细节上运用的卡通式休闲式绘注,强化的是满满的现代气息。

        最好的渠道链接

        互联网电商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消费者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实体店。

        心理学家常用钟摆效应来形容选民心理引发的一些政治现象。当某一阵营在选择中大胜之后,大败的阵营更容易在下次选举中收复失地,犹如钟摆来回摆动。钟摆效应似乎也开始在实体商业领域显现。消费者在选择购物渠道的过程中开始更多地考虑到否便利,某种程度上讲,今天便利店的火爆也是因为它顺应了消费者的观念变化,对于实体店而言,?非常方便?的优势将越加显现。

        这是日用快消品的好消息,醋品类也一样。水塔没有错过这个最恰当的相遇时机。全国连锁卖场、区域连锁卖场、连锁便利店、社区店,在成为水塔新品最佳陈列位的同时,也成为最好的活动合作伙伴。

        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企业,接近消费者的?地推?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品牌认知、购买、体验、二次购买,必须通过这样的流程才能实现。

        水塔太原市场的?十一?品牌大战,正是本着与消费者深入接触的目标而来。

        当太原五一路零售端最后一箱陈醋被消费者搬到车上之后,推广部经理王磊发现,断货了!而负责调货的业务人员带回来的消息是:其他店有货也不愿意调过来,水塔的节日活动,正为门店聚集大量客流。太原所有大终端同时启动的买赠活动,在这个中国陈醋消费量最大的城市,迅速成为传播话题,进而带动了更多销售。合作中的各个零售终端,作为友方,也更加愿意为水塔提供优质资源。

        一场消费者、零售商、品牌商多方受益的活动,给水塔带来了更多的消费人群和市场反馈数据。随后,在太原当地各连锁便利店以及小型社区店中,水塔新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咨询。这为企业即将启动的社区美食家服务提供了巨大支持。

        水塔看得到的未来,并未在喧嚣的互联网上,而是在线下实体店,以及与消费者更近的社区和?便利店?中。对于有即时消费特性的、物流配送难度大的、客单价不高的陈醋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渠道链接。

        分享谁的?调性?给你?

        产品扎实了,渠道给力了,是不是消费者就喜欢了?未必。今天的消费者,对品牌要的是个感觉,这种感觉要么是个个性,要么是个调性,要么狂放不羁,要么温文尔雅。

        选择适合的品牌形象代言人,是让消费者找到感觉的一条?捷径?。

        水塔与蒋雯丽,相互看中了。

        从2015年4月到6月,繁忙中的蒋雯丽经纪团队曾数次抽身前往水塔,了解工厂,了解产品,了解这个企业真实的供应链。对他们来说,选择一个品牌的风险在于,企业的真实度与可信度,这其中包括产品的品质和人的品质。

        水塔看中的魅力,则是蒋雯丽的品质所在:一位生活健康独立、见解卓而不群的知识女性。

        就品牌调性而言,正面、健康、独立、刚毅,是二者内在最为相符的部分。对于70、80后整天平衡事业与家庭关系的厨娘们来说,平和、独立、韧性,是他们当下最为需要的力量。

        正如水塔营销总经理边江所说,透过品牌代言人,加大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不仅希望消费者记住?水塔?这个品牌名称,还要传递品牌一直希望带给消费者的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

        细分领域中的新消费群

        与消费者走得越近,越会发现,他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细分,特别在一个始终大容量大品项同质化的陈醋领域。其实,消费者的需求都是潜在的,只要给他一个暗示,他就会跟进。

        在细分市场与消费者无限接近,正是水塔的发展思路之一。

        ● 山西老陈醋,经久不变,代表一种传统文化,但现在已经开始融入现代气息。

        ● 山西陈醋,在全国使用量最大,度数比较低,更多体现的是现代气息加上传统意识。

        ● 风味醋,比如饺子醋、凉拌醋,基本上以现代气息为主。

        未来市场要拼的,不是那些严重同质化的产品,而是一个个细分市场。A品牌陈醋与B品牌陈醋到底有何不同?消费者是很难品出来的。但是,你是吃饺子用,还是拌凉菜用,从功能上,很容易做出判断。产品细化,品类细分,才是未来市场的主流方向。

        当然,可能未来每个家庭都有两瓶醋:一瓶陈醋,炒菜通用型;一瓶风味醋,特用型。至于适合南方朋友的海鲜醋,适合伊斯兰教朋友的伊斯兰醋?也在细分之列。

        如果还有人说,南方人对陈醋的消费量不大,水塔给的答案是:南方市场将以风味醋为主,打白醋、米醋,陈醋在那里起辅助作用。

        看起来,做了40年陈醋的水塔,品牌理念还是蛮新,正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做全面调整。而这样的品牌升级,需要的是一套成熟的支持体系,比如供应链和团队,它也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从一个调味品制造商,转变为一家引领健康生活的服务商,路还很长!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_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金融市场一般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人们要准备不同的可能结果,做好市场案例的收集,然后进行分析。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 市场营销 的 故事 案例,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

       

市场营销的故事案例一

        老狼和他的摇滚朋友们:人脉有温度才够味儿

        在近期落幕的《我是歌手4?歌王之战》中,老狼的情怀?礼物?,让久违的摇滚老炮儿们重聚舞台,本身就超越了舞台,他们唤醒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老狼的人脉一下子打开人性的天窗,让人们拨云见日,直接感受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人脉是一个人手中的资源和资本,在商业竞争中,和谐顺畅的人脉会为你的事业一路助跑。若照二八法则来分析,一个人成功的因素,20%来自知识,80%则来自人脉。优质的人脉组合也许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赞誉,并不能赢得令人羡慕的财富,但它所蕴含的情怀往往会加速自身品牌体系的重新整合,让自己在跨界营销中优化延伸。

        就像4月8日落幕的《我是歌手4?歌王之战》中,老狼的情怀?礼物?,让久违的摇滚老炮儿们重聚舞台,本身就超越了舞台。尽管汪峰、栾树、丁武、高旗、李延亮、周晓鸥、马上又、陈劲们一开口让人颇感岁月唏嘘,但他们已经唤醒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这已足够。只因老狼的人脉一下子打开人性的天窗,让人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直接感受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成长的节拍

        人脉的力量是给品牌带来享受,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于个人来说同样如此。可如果你自身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如果你能花一点时间夯实自己的品牌底蕴,用心维持你的品牌,那么在一个行业发展下去,只要把它亮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一个优秀的音乐人首先是一个有着独特生命感悟的人,正是这种内在的独特性才使他有可能在艺术上超凡脱俗。同时,他的独特的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大众的代言人,他的灵魂的叹息与呐喊必须引起人内心强烈而广泛的共振,如此,这种音乐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被认同音乐。

        80年代末90年代初,除了国外的一些重金属摇滚乐,和国内慢慢传唱开的流行乐,另一支完全不同于二者的音乐风格在大学校园里轻轻吹过,清新的曲风,青春的字眼,飘来飘去,看似和摇滚风格迥异的曲风,其实它们内在有着必然联系,大时代让它们彼此欣赏彼此借鉴,倘若仔细斟酌便可发现,摇滚里不时有宁静,民谣里不时有激情。窦唯、张楚、何勇、许巍等就是这样的佼佼者。以至于高晓松也说:?在那个年代,校园民谣只是平时 唱歌 后,最后拿出来给大家献丑的?骚柔歌曲?。?

        所以,从答应登台《我是歌手》开始,老狼就不再属于民谣。回顾老狼参赛的整个?历程?,不难看出他不仅民谣,他还想玩摇滚回到初心。只因它属于所有内地音乐最美好的期待,它能呼唤理想走出心理困境,让人动容。在宋柯、高晓松的撺掇下,以朴树的《旅途》华丽登场,更像多年后老朋友的不期而遇,一种淡淡的情怀和时间的况味。这之后,老狼与高晓松合作的《冬季校园》,追忆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老狼的歌声是诉说式的温情,也许不够刺激,可再次复活的?校园民谣?却让《我是歌手》的音乐编年体更加完整了。

        ?老狼?这个品牌的青春是一群人的青春,他弹唱的音符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那个时代有的是听众,缺少的是作品。那个时代没什么技术,有的是精神。

        那时,丁武、张炬执着自信的摇滚风采让人折服,他们的?唐朝?可能是中国最杰出的摇滚乐队,他们1992年录制的第一张专辑《唐朝》,在亚洲便卖了200万张,为初试啼声的中国摇滚乐带来了响亮的希望;黑豹乐队是内地在世界上专辑销量最多的乐队,也是华人在世界上专辑销量最多的摇滚乐队;汪峰与鲍家街43号更是异军突起,?学院派?严格的自我要求和踏实认真的治学态度,使乐队得以在尽量排除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安静从容地潜心磨炼,达到终极意义上的自我完善;高旗、韩鸿宾、赵牧阳组成的超载乐队是中国第一支激流金属风格的乐队?

        在成长的路上寻找节拍,是这帮摇滚老炮儿立足世界的真理,无论什么学说或理论,他们总能以其独立的思想把?节拍?融进自己的人生哲学中。无疑,这对?主流音乐圈?来说这么一种晦涩的音乐,不伦不类?无论是摇滚人独立的制作方式,还是其独立思潮,这些并不是那么通俗易懂。而这些摇滚音乐制作人,往往像所有精彩的哲学家一样,沉湎于自己高深或病态的思想中而不能自拔,而这又造成了新一轮的音乐迷惑。

        其实,稍有市场意识就会明白,摇滚老炮儿们的这种情感性是可以让品牌通过音乐的情拨动顾客善感的心,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完成营销目标的。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市场定位是整个市场营销的灵魂。的确,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始终如一的形式将品牌的功能与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连接起来,并能将品牌定位的信息准确传达给消费者。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情感的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摇滚创造了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交流。这是说摇滚由情感而引起,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摇滚圈里最重要的人脉也是这种感染力,这种情谊不是酒肉穿肠过的无聊颓废,而是寻找节拍定位的过程。因此兄弟间不断涌现民谣、说唱、实验、噪音、金属、朋克、爵士、电子所有分类基本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一种风格里都有出类拔萃的角色,他们的存在使得各个风格都有继续发展的希望。

        新生的鼓点

        一个品牌最有价值的魅力,在于它以及它的人脉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与价值,因此当财富与价值增益的方式变革时,这个品牌必须通过变革来输出相应的需求,否则被时间抛弃将无情地进入倒计时。从营销角度来看,老狼是一个理想时代的品牌,他的情怀很难被改变,但很难改变不是说不能去改变。

        ?有情怀?的歌者转型的第一步不在于工具的变化和平台的变化,而在于现有产品思维、品牌定位的变化,要努力将焦点注重在具有互联网影响力的特定标签化人群层面。

        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其实没有消费者存在,因为每个人购买产品的目的不是让企业赚钱,而是为了实现自己需要的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就是能够帮助顾客进行轻松决策的重要参考。当一个品牌帮助顾客选择了自己,而又能够真正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时,在体验和分享中,顾客会把自己对产品、对服务、对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的感觉,通过手机快速地分享给这个世界。当顾客通过购买产品以及相关的服务得到满足后,品牌自然会建立起来。

        比如,?歌王之战?在没有正式开场前,老狼和他的摇滚老炮儿们就已被渲染得令人热血沸腾,尽管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但人们不再被动地全盘接收媒介信息,人们情愿兴趣互动,通过圈子效应,达成口碑传播。PC端、移动端就是人们之间沟通讨论的平台,两端对品牌的讨论和评价,俨然就是人们对?老狼?品牌的购买指南。

        事实上,参加节目录制,老炮儿们联袂本身就在改变,要知道老狼这种标签化的歌者以前是很排斥这种真人秀节目的,他一直觉得这种节目有PS的痕迹,不真实,但他还是变了,这不是妥协,是新生。他心里清楚,对人的关注是互联网时代创造的进步,可能以前的音乐市场他看到的产品往往是千篇一律,强调纪律、统一和标准化,但面对个性化需求的市场,固有的产品模式确实难以满足人群的需要。而通过互联网应用的多重工具实现交易闭环,品牌效应所产生的口碑效果,恰恰是老狼人脉竞争力的重要表现。这样的焦点效果,不仅没有丢弃整体效果,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总之,一个品牌在转型过程中,模式的变革堪称最大的痛点,僵化固有套路的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去成为产品与营销的服务者、支持者。同时将决策流程、市场策略、产品定位和品牌营销重新整合后,合力打破传统人脉中已经形成的阶层意识,真正实现市场为导向、用户体验为价值的互联品牌性格。这对很多还在?沉睡?的摇滚老炮儿而言,堪称再生之旅。

        不得不承认,摇滚在中国已是一种特殊的 文化 符号,特殊就在于它自身的肿胀和虚胖,它总是以一副高大、冷艳、愤怒但也慈悲的姿态现世。这种被哄抬而出的音乐形式远远超出它本身的内容和内涵。不过,无论音乐形式怎么玩跨界,它的人脉目的都是希望最大化覆盖合作方受众。一句话,品牌营销人脉很重要,而有温度的人脉更重要。

市场营销的故事案例二

        ?富足?时代的速度与激情

        不只中国,全球商业都在面临两个巨大的变化,一个是不确定性增加,另一个是产品的富足性。毫无疑问,各种产能都过剩了。2015年我们能够感受得到的宏观变化是:中国经济放缓了,而其中最为直观的现象便是过剩的产能,身边各种消费品随之出现,各种产出都供给过剩。

        当市场在扩大、竞争在增加、整体供大于求时,公司应该怎么办?

        2015年,我们一直跟踪观察的老牌新企业?水塔,靠着速度与激情,抵挡了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冲击,即便在这个产品富足的领域,也成为无可争议的创新者。

        不完全盘点,水塔在上一个年度完成了这个行业多年未做的很多事情:

        ● 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

        ● 确定品牌主导的方向

        ● 渠道 结构与合作的重新设定

        ● 营销团队新激励法则

        ● 找到获取数据并真正靠近消费者的方式

        ● 新产品设计、测试与推出

        ● 新品类正式入市竞争

        ?

        对于长期依赖自然市场的调味品行业来说,这绝对是超常规的改变速度。而这种新速度,为水塔带来了全新的开局。

        2015年底,水塔有80个新兴的设计单品上市,通过6大区域30个大大小小的独立销售团队,布局全国;5大细分品类直接插入当地市场,与区域产品 竞争;消费数据反馈复杂多元,成为建立消费连接的最有效渠道?最重要的,水塔的MES(制造执行系统)与ERP(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实现惯性连通,各个系统不再是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个品牌系统的效率在大大提升。

        这正是水塔营销总经理边江所期望的,?水塔是快速发展的企业,拼的就是效率?。当然,效率是需要有基础的。

        站稳脚跟,再加速

        2015年初一次销售沟通会,让销售团队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尽管一直以来,水塔人以生产?好产品?引以为傲,但是当随意给销售经理们一个问题?你们做的醋会送给亲朋好友吗?却得到了既肯定又否定性的答案。

        ?我送还得解释?这是好醋,但包装不行?。?

        这个答案很纠结,但它至少意味着?我认同自己产品的品质,只是缺乏?颜值?时代的竞争利器。缺少了这项?颜值?标准,价格就会弱下来。市场一线调查表明,消费者认为价格和价值是对等的,这导致水塔的利润跟刀片儿一样薄,企业担心已购买消费者体验不好,所以绝对不会在产品上惜力,但超实惠的价格又给公司带来了成本负担。

        水塔还缺乏稳得住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溢价感、认同感、忠诚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而这是品牌的动力。水塔就从提升?颜值?、改变包装设计开始。这场问题讨论历时3天,而确认这个结论,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分钟。从开始确认到新产品成形、初装、上市,90天。

        这90天当中,生产线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适配、组装;形象代言人选择了蒋雯丽,海报、 广告 ;与零售终端进行了数次谈判,货架、促销;与基础消费者反复沟通,反对、接受。

        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这可能算不得快速,90天也许已经有了几轮产品的生死反复,但对于一家销售基础几个亿、原产品依然在生产线上跑着的企业来说,这,就是个极致。

        水塔人称之为?准备枪炮阶段?。?因为把枪炮准备好以后,才能大规模纳入人才。假如产品设计与品牌方面缺乏竞争力,即便找一个强势的人来,也很难成功,因为他有好功夫却没有好武器。?

        学会控制开关

        事实上,每家企业都想控制主开关,无论市场内的还是市场外的。因为失去这项权力之后,公司可能会面临无数不确定性。

        水塔选择控制的主开关是:团队。2015年水塔团队进行了高效而大规模的调整,整体市场管理费用大大降低。

        与其说是调整,不如说是瘦身。水塔企业内的大部分部门都做了横向调整,进行合并以提高效率。而且不只销售团队,包括物流、供应链相关部门,都纷纷进入合并程序,因为有些部门未能互相协助,反而互相抵触。这种流程上的抵触,曾经耗费企业相当多的内部资源。打通任督二脉,对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订单部门接完单,与物流、销售管理是脱节的,很可能一个订单会在那里停留很久。新的管理规则下,合并了订单和销售管理部两个部门,现在拿到订单,审的人可以马上批。就是这种简单的一次次小变革,把从前互相制约的部门关系理顺,然后用第三方财务做监督审查。

        省外的销售市场,则实行统一的费用考核,比如新开一个区域,年度固定的费用,如果物流费上涨,就得通过从房租、水电中节约来补,包括办公地点选择、人员招聘,都由区域人员自行平衡。一方面放权,一方面严控,节省成本,鼓励创新。

        作为企业中的大开关,团队的流程协作、创新能力对效率提升至关重要,这也是工业4.0时期,除了智能化以外,最重要的落地部分。

        在富足中找到稀缺

        彼得?戴曼迪斯和史蒂芬?科特勒在畅销书《富足》中提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无限计算能力、宽带网络、数字制造、纳米材料、合成生物等指数型增长的科学技术,已能够满足地球上所有人的基本需求,而且很快就能更进一步?富足时代已经触手可及。

        好企业的未来在于,能够在富足时代找得到稀缺。

        有数据表明,山西这个醋产品的消费大省,如果按人均30元的消费额计算,3000万人口,也至少有10个亿的总销量。2015年,整体醋行业、调味品行业的发展都遇到了困境。几个曾经受关注的品牌,要么全面收缩市场,要么慢慢进行内部?调养?。

        而这,对于已经基本完成升级换代的水塔来说,可能就是个短期的品牌稀缺机会。

        ?如果能充分理解这个市场,找到稀缺,无论竞争多激烈,都有机会。?而事实上,醋行业,的确不像其他行业比如奶粉那样高客单价,这个行业在终端的典型特征是导购少、自选率高,但利润并不比奶粉差。通过品牌突出价值,小幅提升客单价,增加自选率,将是适应未来市场的最好方式。

        水塔找到的另一个机会,是细分市场。

        一个高度依赖网络搜索的时代,有质量的细分市场,本身就机会无限。新兴的互联网人群,对于兴趣点,要么搜品牌,要么搜品类,不再简单局限于区域划分,而是按照兴趣群体。饺子蘸什么醋好?拌海带用哪种醋?有没有清真醋?如何用醋美容?终端之外的商业世界,一定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搜索来实现的。

        好消息是,醋的这些问题,和水塔的那些解读,你都能连接得到。

        横向做大品牌,纵向做深细分。当新兴公司都在不断用高昂的代价换取用户、却使自己陷入价格战而缺乏办法将新用户留下时,水塔选择了一种相反的 商业模式 。他们比其他人更早看到了风险。

        2016年,有可能是一个更加漫长的冬季,你能否和水塔一样,找到真正的赢利模式?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市场营销的故事案例相关内容

        

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案例例

         市场营销 (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供大家阅读!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1:张裕用心良苦做市场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办于1892年,至今已有107年历史。她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也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主要产品有白兰地、葡萄酒、香槟酒、保健酒、中成药酒和粮食白酒六大系列数十个品种,年生产能力8万余吨,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百年张裕 历经坎坷创辉煌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著名华侨巨商张弼士先生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张裕之命名,前袭张姓,后借?昌裕兴隆?之吉。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张裕终于酿出了高品质的产品。1915年,在世界产品盛会?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四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中国葡萄酒从此为世界所公认。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环境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张裕产品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然而,名牌不等于市场,金字招牌对于张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却不足以使张裕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在改向市场经济的头两年中,由于市场观念差,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盲目生产,等客上门,受到了市场的惩罚:1989年,张裕的产值较上一年下降了 2.5%,产量下降了26.2%,6 条生9 线停了4条,1/4 的职工没有活干,近一半的酒积压在仓库里,累计亏损400多万元,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关键时刻,张裕人并没有躺在历史上顾影自怜。在积极 反思 失败原因,努力摸索市场规律,下功夫钻研营销后,公司树出了?市场第一?的经营观念和?营销兴企?的发展战略,实现了2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企业由?销售我生产的产品?转变为?生产我销售的产品?,一切围绕市场转;

        二:是由?做买卖?转变为?做市场?,从?推销?变成?营销?。这两个转变使企业的经营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和推销问题,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调研、决策、实施、监控的有机结合,在满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最佳效益。在正确营销观念的指导下 1997、1998 连续两年产销量、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均高居同行业榜首;在 1998 年度全国产品市场竞争力调查中,荣获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和1999年购物首选品牌三项第一。

        二、群雄逐鹿 红酒市场竞风流

        葡萄酒具有多种保健养生功能。葡萄发酵时能产生十几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以缓解氧化反应、清理动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心脏疾病。同时,葡萄酒还有助于消化,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B12和多种矿物质,可以使人容颜丰润。

        近几年来,随着国人饮食健康观念的增强,葡萄酒也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倍受青睐起来,其消费骤然升温,成为酒类市场的新宠。1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洋品牌和400多个国内生产厂家和品牌在我国市场汇聚,一竞风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目前,国内葡萄酒生产年产量达万吨的企业已经超过 20 个,称得上葡萄酒生产巨头的企业只有张裕、长城、王朝 3 家。据统计,实力雄厚的 3 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张裕19.35%、长城16.09%、王朝15.57%。消费者对3个品牌的熟悉程度分别为张裕73%、长城35%、王朝30%;消费者最常喝的葡萄酒品牌张裕占43%、长城占19%、王朝占15%。其中我国驰名商标张裕葡萄酒是消费者最熟悉又最常喝的品牌。

        在经历了一场与洋酒的生死较量后,国产葡萄酒尤其是国产干红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据统计,1996年国内干红酒的消费近4万吨中,国产干红超过2万多吨,而洋品牌酒只有约 1 万吨。自 1998 年起,张裕、长城、王朝三家就占据了 6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野力、龙徽等十几种品牌则成长第二梯队,占据了剩下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杂牌洋酒组装厂家、小企业、小作坊则生存艰难,几乎没有市场。1998?1999年,倒闭葡萄酒厂上百家。

        三、培育市场

        张裕用心良苦 1998 年底,张裕营销公司的市场调研部,在分析全国各地反馈回来的市场信息时发现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城市的葡萄酒的终端消费者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沿海地区葡萄酒个人消费比例很高,市场销量比较稳定;内地城市主要为公款消费(占 70%以上),市场销量起伏也较大。同时对终端消费者的心理调查表明:沿海地区消费者看重的是葡萄酒的保健功能及 文化 品位,而内地消费者则看重的是身份标志和时尚。这表明沿海地区的葡萄酒进入理性消费阶段,步入速度减缓的市场成熟期,而内地城市则处在感性消费阶段,处在市场上升期。但因为我国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区域在沿海地区,故而可以推测:1999年的葡萄酒市场增长速度将放慢,张裕公司必须相应调整营销的策略,加大市场培育和开发的力度。

        张裕很清楚:与啤酒、白酒比,葡萄酒的市场规模实在太小,整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充其量不到 100亿元。现在平均每个中国人葡萄酒年消费量只有 0.3 升,世界平均水平的 1/20。而国人以白酒为主的酒类消费习惯是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饮食业的一大特色,短期内很难改变,引导消费须下大功夫。假如每个中国人每年消费两瓶葡萄酒(1.5 升),那么就需要 195 万吨葡萄酒,市场规模即可达到 780亿元。这表明中国葡萄酒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市场的培育和开拓。

        为了培养消费者,张裕着力于?沟通?。受价格因素限制,经常性的葡萄酒消费者,主要是中高收入阶层,另外,行政管理层人士也是不可忽视的主流消费群;偶尔性消费者,则以年轻人为主。张裕沟通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些人,即将经常性消费者巩固下来,让偶尔性消费者逐渐转向经常性消费者,同时开拓新的大量新生性消费者。针对不同的消费层次,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对经常性消费者而言,张裕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的整合传播,主要展示葡萄酒的健康、自然及其文化内涵?葡萄酒的品味和格调。它们通过对经常性消费者主要的信息来源,如高品位杂志、体育节目、酒店等,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提高葡萄酒在这些消费者心目中的亲和力,同时通过一系列品牌策略,树立起张裕东方红酒经典形象,以?传奇品质,百年张裕?作为主题,也使对葡萄酒的系统传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对偶尔性消费者而言,张裕则侧重于诉展葡萄酒本身的时尚色彩,通过对大众传媒的控制性传播,传达各种葡萄酒的时尚资讯,营造出一种氛围,即把葡萄酒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进行推广,使其成为时尚潮流中一部分。如在报纸上开辟醒目的葡萄酒消费专栏,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插播葡萄酒的各类专题,举办各种葡萄酒知识讲座等。通过日积月累的渗透式传播,让消费者开始树立这么一种心态:选择葡萄酒就是在选择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事后的调查表明:很多消费者都受到了这种传播的影响,并逐渐喜欢上了葡萄酒。

        从 1998 年起,张裕通过一个声势巨大的全国性活动,为其找到了很多新生性消费者:这就是它近两年在全国各地举行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展?。百年张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合璧的张裕在市场开拓中越来越强调一种文化认同,即强调自己的东方个性。基于中国 传统文化 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展?,利用大量的和史实,详细介绍了中国葡萄酒 2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新千年,张裕对 1999 年市场的预测得到了证实,葡萄酒开始进入消费平台期。但整个张裕仍然保持了很好的发展势头,销售收入超过 13.61亿元,比 1998年上升了 36%。在 2000年张裕的营销策略中,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培育市场,培养消费者,且一如既往?用心良苦?。张裕表示:这种培育市场的工作他们将一直做下去,力争在未来两年内把销售网络延伸到县一级,市场占有率再提高 10个百分点。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2:香港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策略

        在香港,有?银行多过米铺?的说法,这并不夸张。香港作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不足110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云集了来自世界40个国家的数百家银行,其中包括全世界100个最好的银行中的80个国际性大银行,368个授权机构和地方银行代表和以及近1500家支行。香港11.6%的人口从事与金融机关的工作,每一个香港人的生活都与银行、金融密不可分。一张小小的信用卡就足以体现这种联系。信用卡为香港人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信用卡业务也自然成为商家必争之地。香港信用卡市场潜力大但竞争者众,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各银行积极展开促销手段,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汇丰银行是香港分支机构最多的银行之一,它拥有相当完善的硬件设施。持有汇丰银行的信用卡,可在遍布全球的420万家商户消费,在世界9000部环球通自动柜员机及全球20万间特约服务机构提款。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汇丰银行的信用卡还附带了3种额外服务:第一,30天购物保障。使用信用卡所购之物如有损坏、失窃,可获高至3000港元的赔偿。第二,全球旅游 保险 。持卡人在旅游期间享有高达200万港元的个人意外保险,包括行李遗失赔偿,法律支援、保障及意外医疗津贴。第三,全球紧急医疗支援。持卡人只要致电就近热线,可获医疗咨询和转介服务。同时,持有信用卡可亨受租车与有多家名店消费的折扣优惠,还可通过积分计划换取香港多家名店和餐馆的现金礼券。所谓?积分计划?,是指每签账或透支现金1港元,对应某一分值,在银行规定的时间段中,凭累积的分数,可免费或以优惠价换取礼品、旅游或奖金。另外,汇丰银行还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以及各个时期的 热点 采取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卡种。比如,为了争取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汇丰银行对大学生信用卡采取的策略是免缴首年年费,申请时赠送小礼品。在?98世界杯 足球 赛期间,汇丰银行利用这项全球瞩目的体坛盛事针对球迷推出了?世界杯万事达卡?。这张信用卡上印有?98世界杯足球赛的标志,并邀请球王贝利为其作 广告 宣传。另外,申请该卡可享受三种优惠;得到现金100元的体育用品名店购物券3张;凭卡在3家特约体育名店消费,享受九折优惠;获取最新的体育咨询。同时也享有30天购物保障,可参与积分计划等。所以,该卡一推出,就得到广大球迷的欢迎。

        东亚银行是汇丰的强劲对手。在香港地区,东亚推出?世界通?信用卡。持有?世界通?,可在全球有?Visa nterlink?标志的商户直接购物,手续费全免,还可方便地转账给海外的亲友。而在香港大学校园内,东亚银行采取了与汇丰不同的营销策略。东亚银行推出专门针对香港大学生及教职工的信用卡业务;港大智能卡和香港大学信用卡。港大智能卡(HKU Snart Card)最特别的功能是:兼作大学学生证和教职员证。在智能卡上,印有持卡人的照片,在港大校园内及所有Visa Casb商户付账时,持卡人无须签名和输入密码,在校外的自动柜员机上也可方便地进行各种操作。东亚银行还针对学生价格弹性大的特点,对学生卡实行在校期间年费全免及积分优惠计划等鼓励 措施 。另外,东亚还与港大合作,为持卡学生提供数项与在港大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优惠:如持有东亚卡,可直接申请体育中心会员证,免缴大学学生会终身会籍会费800元;可在办理图书证时节省500元押金;申请港大某计算机中心的电脑网络服务年费可获折扣优惠等。为表明银行与港大的相互支持,他们还声明将香港大学信用卡每月签账额的0.35%转赠港大?教研发展基金?,以后每年年费50%亦拨入该基金。这样,东亚银行便树立起支持 教育 和与港大水乳交融的公众形象,赢得了港大师生员工的信赖。

        香港的其他银行也采取各种措施来推销他们的信用卡。比如,花旗银行迎合香港人中?追星一族?对?四大天王?的崇拜心理,邀请郭富城推出系列广告。只要申请花旗信用卡,除免交首年年费外,持卡可获赠?98郭富城演唱会门票?2张以及?郭富城?腕表一只。这一促销自然得到了?郭富城迷?的热烈反应。而大通曼哈顿银行的信用卡则以优先订票(演唱会、体坛盛会、舞台表演)和复式积分(积分采用复式计算)及长达7O天的免费还款期来吸引客户。

        总之,在信用卡促销大战中,消费者们看到的是精美的卡片,诱人的优惠条件、丰厚的礼品和动人的广告词,然而隐藏在其后的却是高超的营销策略和巧妙的金融创新。

        一)、价格策略

        即银行通过降低信用卡这种商品的价格来吸引顾客。顾客用于购买信用卡服务的价格构成包括发卡费、信用卡年费、转账手续费、透支利息、资金沉淀及挂失补卡费等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银行都纷纷降低甚至免交各种手续费用来争取客源,最典型的是免费办卡、豁免年费、免费转账等,因此,这部分收入在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润构成中的比例有减少的趋势。而降低价格的策略成为最基本的信用卡营销策略。为鼓励消费者的长期消费行为,各银行又推出低透支息和优惠积分计划等措施,以便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息收入。更重要的是,借此增加顾客在特约商户的消费,提高商户佣金这部分收入。这样,商户的佣金在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润构成中的比重将会增大,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利润增长点。

        二)、服务策略

        即银行通过完善信用卡基本服务和增加信用卡附加服务来打动顾客。信用卡的基本服务有透支便利、存取便利等特点。在信用卡大战的初期,银行往往在提高基本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如提高ATM通存通兑的便利性,增加商户POS联网的范围,完善开销户、授权、挂失、补卡服务。但当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服务策略就转向增加信用卡附加服务上来,如信用卡附带购物保障、旅游保险、全球医疗紧急支援、优先订票及诸多商户的打折优惠。完善信用卡的各种服务,不仅能使持卡人体会方便快捷的消费感受,还能使持卡人获得信用卡带来的诸多优惠和安全保障,体现了银行对持卡人的全面照顾。这种富有人情味的服务创新,更能引起顾客的好感,受到市场的青睐。

        三)、产品策略

        即银行通过开发针对细分市场的异样化产品,占领特定的细分市场。针对持卡人年龄、职业、收入、 爱好 等特点,可划分出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具有特殊服务功能的卡种来赢得消费者。如为球迷推出世界杯足球卡,为某一大学的师生推出大学信用卡,为歌迷推出明星卡,这些产品创新都能更确实具体地满足细分市场中的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所以更能被这一市场的消费者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会愈来愈高,因此,金融产品的设计也必须从面向诸多存在共性的消费者的大市场转而面向具有鲜明个性和特殊需要的少数甚至个别消费者的小市场,这是金融产品创新的必然趋势。

        香港社会的经济发达程度远高于内地平均的经济水平,其金融市场也因自由和法制的社会特质而得到充分竞争和全面发展,因此,香港的金融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对内地而言,香港的回归带来了两地金融的交流与学习机会,借鉴香港银行业在金融创新上的成功 经验 显得更为现实和具有积极意义。

        香港银行信用经典成功市场营销案例点评:

        有比较才能知道差距。香港银行推销信用卡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与内地相对沉寂的市场比较,实有天壤之别。这固然有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差距,但更多的是观念。现在的商家应着力开发市场,只有使潜在市场变成了现实的消费市场,才有利可图,且是大利。内地的市场开放策略应从推销型向营销型过渡。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3:顾客就是上帝-卡特皮勒公司成功之道

        卡特皮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建和矿山设备制造商,同时在农用机械和重型运输机械领域也占有相当地位,目前公司的价值已超过160亿美元。回顾卡特皮勒所走过的道路,其首席执行官Donald V.Fites认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产品分销系统。在全世界,卡特皮勒公司有186个独立经销商,他们出售公司的产品并提供产品支持和服务,成为架起在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除了对一些国家新开放的市场、原始设备制造厂和美国政府外,卡特皮勒公司的产品都是通过独立经销商来经销的。这种现象在其他竞争者那里是看不到的。Fites认为,在当地找经销商要远比自己企业设立经销机构有利。因为卡特皮勒的经销商都是在当地有一定历史的企业,他们已深深地融入当地的社会中,他们对当地顾客的熟知程度和因此而建立起的与顾客的亲密关系,值得卡特皮勒在这上面花钱。另外,卡特皮勒的产品都是高价值的固定资产,它们的折旧期较长,但它们通常都是在建筑工地、矿山这些环境恶劣的地方作业,就是最好的产品也要发生故障,而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给使用者带来经济损失。通过经销商,卡特皮勒公司形成了世界上最快捷、全面的零件运送和维修服务系统。公司承诺对于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卡特皮勒产品,都可以在48小时内获得所需的更换零件和维修服务。

        但是,仅有一个形式上完善的分销体系并不足以使卡特皮勒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卡特皮勒和经销商的关系远胜于一纸合同上所注明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更是一种家庭式的亲密关系。经销商不仅仅是卡特皮勒的产品运到顾客手中的一个 渠道 ,而且还是将顾客的意见反馈回来的一个渠道,这样经销商的职能也不仅仅是销售产品和提供售后服务,而且还能促使公司生产出更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

        例如,卡特皮勒在80年代初期推出了D9L式履带 拖拉机 。这种机型采用了一些新的设计方案,因而被认为可以提高使用效率,相应地,该机型的价格也要高于传统的机型。但是当D9L在世界上卖出几百台之后,一场灭顶之灾悄然而至。一些拖拉机在工作到2500小时之后,就开始出现故障了,这表明D9L远没有当初所设想的那么好。这一问题足以动摇卡特皮勒在行业中的霸主地位从而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为了挽救公司,各地的经销商都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帮助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的补救措施,如迅速 修理 已出故障的机器,及时检查那些一时还没有发生问题的机器。各个经销商之间也充分合作,如一个英国的经销商派出人员来帮助在沙特的经销商处理这类问题,而有的经销商为了对顾客负责,日夜服务,随叫随到。终于,一年以后,所有的D9L机型都得到了检查和维修,用户的停工待修时间被压缩到最短,大大减少了可能有的经济损失,顾客的抱怨消失了。同时,公司的设计人员也及时更改了设计,从而D9L产品成为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

        这种与经销商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它是卡特皮勒执行一贯的原则和努力的结果。Fites所提出的下面几条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原则用值得管理者们借鉴:

        不对经销商进行压榨。许多企业所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当发现市场不景气时,就开始压榨他们的经用商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而一旦发现有什么有利可图的生意时,就马上越过经销商,把生意拿来自己做。这样,虽可以获得一时的利益,却会长久损害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例如在70年代,有一次,阿拉斯加的企业要求卡特皮勒直接将产品卖给他们,否则他们就购买竞争者的产品。但卡特皮勒并没有让步,而是坚持让对方从其经销商处购买。因为经销商可以为产品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卡特皮勒认为,如果绕过经销商,就等于在自断臂膀。

        这一原则在整个行业都遭受到不景气的冲击时,效果更为明显。如在墨西哥的经济萧条期,卡特皮勒的5个经销商都渡过了难关,而其竞争对手的经销商却是全军覆没。当经济环境好转后,卡特皮勒成了惟一的供应商。

        向经销商提供除产品及零部件以外的其他东西。除了提供产品和零部件外,卡特皮勒还帮助经销商向顾客提供分期付款等信用担保,同时在存货管理和控制、物流、设备维护工作程序等方面给经销商予以支持。例如,公司每年都要印刷多种书面技术材料提供给经销商的技术人员作为参考,并随时按照经销商的需要向他们的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其中包括如何制定企业计划、如何预测市场、如何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如何进行营销、广告等方面的管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皮勒正在建立将全部经销商和公司总部、公司的供应商和仓库相互联接起来的庞大复杂的全球电子联络系统。这个系统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能做到对所卖出的产品进行远距离监控以及在公司的经销商、公司、生产厂家之间实行零部件的库存分享。所谓远距离监控就是指要做到无论一台机器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经销商乃至公司总部都能随时了解其运行的情况。

        与经销商经常深入而又坦诚的交流。Fites认为在卡特皮勒和其经销商之间不存在什么秘密。经销商对卡特皮勒公司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他们提供给公司自己的财务报表和关键的营业数据,如果两者之间不是高度信赖的话,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卡特皮勒公司也最大限度地开放了自己的信息资源。所有公司的雇员和经销商的工作人员都能从电脑中得到关于销售趋势及预测、顾客满意的调查数据等即时信息。  每年,卡特皮勒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要与经销商的高层管理人员举行一些地区性的会议。在会议上,他们就每一个产品线的销售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双方各应该做些什么进行讨论。另外,公司还定期邀请所有的186个经销商在Peoria总部所在地)进行为期一周的会议,主要是对公司的战略、产品计划和营销政策进行全面的回顾。

        卡特皮勒公司的各个层次的人员与经销商的人员之间都有着许多日常的接触。在较低的层次上固然每天都要进行沟通,经销商的主管人员和公司的高级职员一周谈几次话也并不是件稀奇事。特别是在过去的s年中。卡特皮勒公司有意识地增加了员工与经销商之间的接触。1990年所进行的重组使过去的职能部门转变为一个个利润中心,从而使得公司中的每个人从最年轻的员工一直到首席执行官都与经销商主动接触。这种频繁的互动关系使得公司更多、更快地了解市场第一线的情况。

        把经销商留在卡特皮勒大家庭中。卡特皮勒公司通常更愿意与家族企业打交道,因为他们认为家族企业比公众企业在管理政策上更具有一贯性。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卡特皮勒公司的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在10-12年左右,有些高达20-30年。而在公众企业中,首席执行官的任期一般最多只有5-6年,从向顾客提供一贯性的服务这一点来说,公众企业有可能不如家族企业那样稳定。

        卡特皮勒还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经销商的子女们从小就对卡特皮勒公司发生兴趣。公司的想法是让他们认识卡特皮勒、让他们对这一行当发生兴趣并让他们能够与自己的同辈也就是未来的工作伙伴相识。他们参观卡特皮勒的工厂、亲自操作机器。同时,卡特皮勒也鼓励经销商将他们的孩子从小纳入到企业工作中去。他们时常为经销商的孩子安排一些暑假工作,当他们大学 毕业 后,就安排一些全日制的工作。有时还会建议经销商先让他们的孩子干两年的零件销售工作,然后到工程部门干一阵子,最后再来管理产品支持业务。

        卡特皮勒公司经典成功市场营销案例点评:

        企业的生命之源在于使顾容满意。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已使今天的顾客不同于以前的顾容,今天的市场也不再是昨天的市场。现在,市场的主导权已由厂商转向了顾客手中。

        卡特皮勒公司的营销策略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点:贴近顾客,拉近顾客与自身的距离。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

        >>>下一页更多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啤酒市场营销成功案例

        随着科技和的发展,案例分析有所变化,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案例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企业 市场营销 环境分析与案例相关内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案例一

        红牛校园营销密码

        2015年8月,红牛联手全国10余所高校举办了?能量校园,手机换红牛?活动;9月,红牛玩转开学季。10月31日,第三届红牛校园品牌经理新星大赛在佛山拉开帷幕。红牛以事件营销和产品体验营销为载体,开展品牌活动,不断开创品牌校园营销的新方式。对红牛来讲,校园品牌经理新星大赛的基本目标当然是培育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建立和强化红牛品牌形象。近两年来,红牛一直持续在高校举行各种营销活动,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校园品牌经理新星大赛的火爆则反映出红牛在校园营销上的持续创新与精耕细作。

        红牛校园营销战略分析

        1.市场细分:找准分类 方法 ,切入细分市场

        高校市场和大众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有各自的特点,自然也需要不同的营销策略。高校市场潜力大,大学生一 毕业 就能够成为红牛的消费者,而大众市场消费者多,消费能力强。两个市场,一个是潜在市场,一个是主要市场。

        大学生群体都是年轻人,缺乏收入来源,但是有活力有激情,受 教育 程度高,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市场。大众群体自己掌握经济大权,受教育程度不确定,性格习惯等不确定,但是这些消费者是红牛目前主要的消费群体。

        2.目标市场:走进校园,理解?90后?,培育市场

        走进校园。红牛的主要消费者其实并不在校园,作为一款功能饮料,单价一般6元,这样的功能和价格,使其主要消费群体是 职场 白领和某些特定人群。生活中,你也许见到过这样的场景:深夜,办公室里很多人在加班,旁边备着几罐红牛,困了来一罐红牛继续工作。然而,明天的职场加班群体,今天就在高校。

        高校特殊的环境也使高校市场需求不同于大众市场。大一大二的学生有完成学业、培养 兴趣 爱好 、形成朋友圈的需求,大三大四的学生则有 社会实践 、专业考试、就业规划和求职的需求。正是洞察到高校学生市场的特殊需求,红牛设计了校园品牌经理新星大赛。红牛通过尽心尽力为大学生量身打造品牌活动,一方面可以精准培育市场,另一方面可以体现红牛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品牌认知,达到传播品牌的目的。

        理解?90后?。?90后?是时代赋予一个群体的标签,也有着独特的内涵。?90后?是自我意识膨胀,追求个性化成长的一代,他们热衷娱乐,喜欢在网上消磨时光,充满着表达欲望,情感需求很强烈。在消费上,他们喜欢网购,喜欢个性化的品牌,社交对他们的消费能够产生很大影响。

        红牛抓住了自身品牌特点和?90后?大学生性格特点的契合之处。?90后?大学生是一个敢于挑战、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自由的群体,这和红牛挑战、活力、能量、时尚、个性的品牌特点深切契合,红牛的一系列比赛项目的设置也深刻体现了这一点,让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能真正学到东西,又觉得有趣,有挑战性,酷。

        3.活动定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起点

        红牛以?功能性饮料市场先入者?的地位和优势,填补了国内饮料市场的空白,并迅速使产品遍布全国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知名品牌。近年来,红牛不断进行品牌年轻化的尝试,其品牌 口号 从广为传播的?渴了,喝红牛; 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历经?有能量,无限量?;再到现在的?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其诉求从最初的功能性转向精神性,从品牌功能转向品牌个性,实现了品牌的初步升级。

        围绕自身的品牌定位,红牛校园品牌经理新星大赛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营销培训和实战的平台,使红牛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起点。

        解读红牛校园营销密码

        1.与大学生共创价值

        消费者参与。以校园品牌经理新星大赛为平台,红牛通过大学生去了解大学生,让大学生与大学生沟通。在赛程设计上,红牛注意让参赛者自由发挥,销售大赛采用的是真实的销售场景,采取了真正的实战方式,让大学生亲自参与,在市场上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营销产品。这对参赛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赛制,参赛者才能够全身心参与进去。对于这些年轻有活力敢于挑战的大学生来说,真正的实战能够吸引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中,主动去创造,主动参与红牛的价值创造过程。

        红牛校园品牌经理新星大赛实质上是红牛邀请消费者一起完成了一项活动,红牛提供平台和指导,消费者主动参与,同时双方深化沟通,最后让红牛的品牌精神深入人心,红牛的品牌价值得到凸显和传播。于参赛的大学生而言,从这一次活动中也得到了快乐和成长,真正学到了有利于他们以后工作的东西,同时冠军还能获得红牛OFFER。于红牛公司而言,这个比赛不仅仅能够广泛传播红牛的品牌价值,也能够加深红牛对校园市场的培养。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是一个共赢,双方实质上已经完成了一次价值共创的过程。

        品牌体验。 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早已经不是父辈们重视物质的一代了,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这对于企业的启发就是打造品牌体验,让消费者消费产品的时候不再是单纯地消费物质,更多的是沉浸在品牌所带来的一种独特体验,而红牛营造出来的就是一种?专注、激情、挑战?的体验。营造品牌体验,其核心就在于找到消费者和品牌的契合点,通过一系列活动将消费者与品牌联系起来,通过独特的品牌标识、鲜明的品牌个性、丰富的品牌联想、多种多样的品牌活动来让顾客体验到企业想要传递的品牌价值,从而与品牌建立起强有力的关系,达到高度的品牌忠诚。

        作为功能性饮料市场领跑者的红牛,面临着诸如东鹏特饮、启力、乐虎等品牌的模仿或挑战。红牛非常注意消费者的体验需求,红牛代表着能量与激情、挑战与个性,红牛的一系列校园营销活动也在加深着这种品牌认知。通过?手机换红牛?开学季?和?校园品牌新星大赛?等一系列校园营销活动,红牛让自己的品牌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那些参与了红牛品牌活动的大学生而言,参与经历会在他们心中留下印记,红牛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一段青春、活力和创造的记忆,是一种拼搏、奋斗、挑战的象征,红牛让他们获得了大学时段宝贵的实践 经验 ,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2. 建立红牛品牌社群

        品牌社群是以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利益为联系纽带的一个社区。消费者因为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兴趣取向与该品牌特点和精神相契合,进而让消费者从心底里认同该品牌,进而消费者之间组织起来对该品牌形成一种崇拜或忠诚。品牌社群的形成是消费者发自内心的一种认同,其基础就是契合点,一旦形成品牌社群,消费者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哈雷车主俱乐部就是典型例子。对消费者而言,品牌社群可以让消费者获取更多信息和分享信息和情感;对于企业而言,则可以通过品牌社群获得反馈信息,并且可以持续广泛地影响社群成员的感知和行为,赢得更大的信任,吸引更多高质量的消费者。

        与红牛有关的品牌联想包括挑战、能量、极限等,而?90后?大学生是一个勇于挑战、喜爱新鲜、拒绝平庸和疯狂青春的群体,是一个追求时尚、坚持向往、追求个性独立和品牌忠诚的群体。两者之间完美契合,容易形成一种品牌社群,因此,大学校园具有打造红牛品牌社群的基础。

        一个品牌社群的建立离不开红牛和众多消费者的努力,红牛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比赛极大地宣传了红牛的品牌价值理念,?手机换红牛?提醒了?低头族?,?红牛开学季?给大学新生带来一份真诚的帮助,品牌经理新星大赛更是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刀真枪?的平台,每一次活动都会在大学和社会上带来大量的话题讨论,这些活动和话题帮助红牛在大学中成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红牛校园品牌经理新星大赛这样的赛事,让大赛参与者能够深度参与,使他们对红牛品牌精神能有更好的理解和更深的认同。这些参与者不仅自然成为红牛品牌社群的一员,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大学里红牛品牌社群的关键意见领袖,成为影响其他大学生的关键力量。

        3. 弘扬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现代社会,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深入人心,除了一些常规的慈善活动,一旦某地发生灾难,需要帮助,很多企业都会慷慨解囊,红牛在此类企业慈善活动中从不落后,坚持承担其社会责任。

        红牛的校园营销活动也彰显着红牛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红牛的?手机换红牛?活动让大学生们认识到了手机对课堂的危害,大学生们踊跃参加活动,从中学到了什么叫专注,什么叫尊重。校园品牌经理新星大赛则是一个?大学生就业指导公益项目?,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锻炼,一个真实的职场体验,一个真实的拼搏过程。这样的经历,对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大学生而言,弥足珍贵。

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案例二

        方所: 文化 的例外还是例外的文化?

        方所与例外的跨界混搭

        方所与例外是毛继鸿做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商业品牌:前者主营图书,创立于2011年11月,先后在广州、成都、重庆等地的顶级商业中心开出体验店;后者做的是中式偏现代服装,创立于1996年,目前有100家左右实体店,宣称年销售额10亿元。两者结合起来,方所里面卖衣服,外面配图书,再混搭以咖啡、植物及其他20多个国外设计师品牌,就氤氲和合为毛继鸿经常对外强调的?美学生活?,或是?中国价值?。

        不可否认,从服装品牌传播的角度上看,例外的这种混搭跨界模式无疑有相当的创新之处。这种创新加上产品本身一定的温度,甚至有意无意引来第一夫人的青睐,并借着后者国家品牌与明星品牌的双重杠杆,摄取了巨量的消费者心智资源,让例外服饰一飞冲天。即使是方所,也似乎因此成为图书文化中的一种?例外?。按照毛继鸿的说法,当所有图书 渠道 都在承受微利甚至亏损的压力,而不得不遵循低成本运营铁律时,前者却任性地高举高打,把首家店开在广州太古汇这样顶级商业中心,且?两年后就实现了赢利?,2014年营业额更是高达6000万元。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众所周知,太古汇月租一般为每平方米1900元左右,根据方所官方公布的数据,其广州店总面积1800平方米以上,其中方所图书占地500平方米,营业额占2014年总额的35%,因此,2014年方所图书收入应为2100万元。由于图书价格比较透明,一般渠道毛利为码洋价的40%,初步得出方所2014年图书毛利大概在840万元左右。由此推算,即使不考虑其他成本,方所图书业务还在亏损。

        这个亏损必然由例外服饰或其他国外设计师品牌来埋单。也就是说,方所目前还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书店来生存,必须依赖于前者。因此,至少目前来讲,方所还不是文化的例外,这是所有文化投资人应该清醒的地方。

        方所成为例外的文化符号

        当然,如果仅把方所看作是例外的一种品牌文化延伸,或者只是例外的一种品牌传播手段,又是极其成功的。根据有关数据进一步推算,2014年广州方所例外服饰及其他品牌总营业额约为3900万元,店租成本加上人工等其他成本及方所图书方面的亏损,即使有赢利,也谈不上乐观。但这样的财务数据,如果把它仅看作是体量近10亿元、却从来没花一分钱做过 广告 的例外服装的一种广告投放?正成本?,无疑是当下中国所有品牌传播案例中超级成功的典型。打广告不花钱甚至赚钱,除了例外服饰,目前国内企业中能够做到的还是少之又少。

        何况,考虑到例外服饰依靠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通过?暴利性商业中心照样支撑起微利性的文化项目?这矛盾所营造的话语,在社会文化、商业文化领域所掀起的巨大的新闻效应,以及方所作为一种?类文化流行?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貌似毫无功利企图的全新体验,对于传播和提升例外服饰品牌文化形象的战略作用,更是任何财务数据都无法评估的。我们依稀看到了韩国品牌、日本品牌面临自身品牌弱势时转而进行?文化先行?的身影。

        价值终点:从传播文化到创造文化

        值得警醒的只是,携带日韩甚至美国迪斯尼等品牌的?先行文化?中,一般都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与文化个性,而例外服饰中的?方所文化?虽然同样不乏阴阳、虚实、矛盾以及?无用之用?等代表中国文化的整体、辩证类文化意象,但其中蕴含更多的还是英国早期作家伦勃朗描述的那种炫耀性?明显消费?与?明显有闲?的?有闲阶层?生活方式。

        当然,例外毕竟只是一个艺术性品牌,是商业上的?非主流?,结合例外自身品牌弱势、甚至国家品牌相对弱势的具体语境考量,毛继鸿这样做,也许一方面是一种短期商业策略上的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也透着一种长期战略模糊、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但无论如何,方所目前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都不应、也不会成为例外的?主流文化?,更不是中国服饰的?主流文化?。

        日本学者藤本隆宏曾把制造企业能力体系分解成三个层次:核心竞争力(即系统组织能力,包括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和更短交货期的产品制造能力,通过生产现场的改进活动或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改进生产工序和提高产品水平的自我改善能力,持续学习的进化能力)?深层竞争力(生产效率、生产周期、开发周期、产品合格率)?表层竞争力(产品外在设计、价格、通路效率、广告),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系也适用于例外服饰。只要例外还想作为服饰品牌代表?中国价值?走向国际市场,就应继续加强以上?中国例外?式的表层竞争力,即品牌价值传播文化,还应着重自身深层竞争力、组织力的培育,即品牌价值创造文化。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案例相关内容

        

市场营销成功的案例分析

        营销的根本作用,是实现产品的价值交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啤酒市场营销成功案例,欢迎阅读!

        啤酒市场营销成功案例1:

        最能体现青啤经营艺术的,莫过于它的扩张以及消化被购并企业的做法了。

        先说扩张。

        北到鸡西南到珠海,青啤购并的企业在中国的沿海地带已经形成了一条"疏"、"密"不一的飘带。密集的区域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和水源地;松疏的区域虽然企业少,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比如西安啤酒厂占据了西部地区的要塞,鸡西、鞍山啤酒厂在东北地区形成呼应等。仔细分析,这样的布局是有其讲究的。青啤华南事业部的深圳、斗门、三水三个企业,华东事业部的上海、扬州、芜湖三个企业,均呈三角形分布,其鼎立之势既有利于互为依托稳固三角形之内的市场,又有利于形成合力开拓三角形外围的市场。难怪彭作义把这种布局形象地称为"组合拳":"单拳"出击,无论是直拳还是钩拳,都是单薄的,"组合拳"则可以威力大增。

        据悉,青啤这种四处落子抢占"大场"的做法始终遵循着四条原则:市场布局合理?每个企业要有半径150公里以上的"市场圈",不能造成市场重叠;市场潜力大?这一地区的人口密度、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符合啤酒

        企业的市场拓展要求;有一定的人才资源?被购并企业要有熟练的啤酒生产线操作工人,有一定的管理基础;长短期利益兼顾?被购并企业既要在短期内见到效益,又要有适合长远发展的巨大空间。

        其实,除了这四个原则外,青啤还有一套规范而细致的购并运作法则。例如在选择购并途径的时候,青啤一直坚持破产收购、政策兼并、控股联合三种方式。无疑,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购并的低成本。目前,青啤所购并的31家企业,收购投资加上技术改造投资,比正常建厂的投资降低了2/3.也就是说,如果正常建一个5万吨的啤酒厂,投资需要1.5亿元,青啤购并5万吨企业的投资平均则为5000万元左右。按照啤酒企业的惯例,5万吨的产销量为盈亏平衡点,青啤购并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则降到了3万吨。再谈消化。

        无论是大势所趋还是战略需要,操作失误都可能会导致战略的崩溃。要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么多企业毕竟不是简单事,青啤靠什么化解风险和提升被购并企业的竞争力?其一是管理模式改造。

        青啤管理模式的主体架构由9部分组成:一个核心、六个体系和两个支撑。一个核心是科学严格的管理与和谐的

        人际关系相结合;六个体系即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运行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发展创新体系;两个支撑是企业文化和工艺技术。对购并企业,青啤一般只派总经理、财务总监和工艺技术

        总监三个人,同时专门组成了贯模、贯标、工艺技术三个小组,深入企业,将管理模式、工艺技术、ISO9000质量标准迅速而有效地贯彻到被购并企业中。那么这三个小组是怎样运作的呢?

       

        以去年11月刚刚控股收购的三水强力啤酒厂为例。在进行购并的前期,青啤的工艺技术组已提前介入,并设计好了技改方案;企业购并进来后,工艺技术组马上进驻,按照青啤的工艺要求对设备进行改造,同时按照《青岛啤酒操作法》对员工进行工艺培训;贯模组和贯标组也同时进入,按照青啤的管理模式建立管理架构,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特别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注入"青啤文化",使其能够尽快在行动上统一到青啤的管理模式上来。其实,青啤购并的30多个企业基本都是按照这一模式来运作的。其二是控制营销网络。

        在购并过程中,为了将营销网络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青啤对被购并企业建立起了"直供模式".直供模式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门对门服务"、"地毯式轰炸"."门对门服务"即从厂门到店门送货上门,"地毯式轰炸"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卖啤酒的销售点。这种直供模式是每一家被购并的企业都需要"克隆"的。当然,模式不变,方式可以灵活选择。青啤华东事业部就探索出了直供+深度分销+与分销商合力开发的模式:在适合直供的区域进行直供售,在适合销售商销售的区域交给分销商分销,市场布局因地制宜,合理划分。但不管哪种模式,都要做到:酒到哪里,人到哪里,管理到哪里,企业文化延伸到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购与消化过程中,青啤总是强调企业文化要"兼收并蓄",并力图做到将青啤的企业文化与当地人本文化相结合。所以,青啤的扩张艺术,在一定程度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扩张的艺术。

        啤酒市场营销成功案例2:

        啤酒营销成功案例:口味上靠近农村

        2004年亏损10万元,2005年持平,2006年往县乡镇渗透?这就是贵州兴义经销商杨海涵的真实经历。小杨一直掌握着华润雪花啤酒在兴义的代理权,在素有?黔桂锁钥?之称的兴义,啤酒饮用量一直在稳步上升。

这个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的城市,有着21个镇、5个乡、377个村,杨海涵在站稳脚跟后,今年开始招募下面乡镇经销商。甚至是威舍这样总人口1.7万的小城镇,也列入了杨海涵的拓展计划。  不只华润雪花对乡间感兴趣。烟台、金星等啤酒品牌也都入驻此地,杨海涵说接下来会有更多品牌加入进来,农村的啤酒市场全面复苏。

        华润雪花啤酒市场总监侯孝海对此深有感触,两年前,农村市场对华润雪花的贡献不过5%。而近两年,这一比例以10%的速度增长。如今华润雪花啤酒已经渗透到很多的县、镇、乡当中,成为农村市场成长最快的全国品牌之一。

        提及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侯孝海将之总结为适应农村需求开发特定品种、对县?乡?镇这一多层次分销渠道进行改进及设计针对农村的促销手段等。?有些啤酒企业不大关注农村消费者需要,通常把产品直接延伸到农村去,而实际上,这些产品,无论从包装或口感来说,都是极不适合农村市场。?

        就华润雪花来说,不同城镇会有不同产品,就连相邻的两个城镇,投放的产品也会各有不同。侯孝海的观点是,农村各个城镇的差异化极大,不研究难免落败而逃。经销商杨海涵说,别看兴义这地方消费水平低,最便宜的啤酒也卖到3元。他的意思是啤酒消费是个引导过程,关键是企业如何针对这一特殊市场来相应地做出营销方式以及口味的改变。在啤酒下乡运动中,这一点至关重要。

        营销知识点:

        1.调研。农村对啤酒品牌还没形成固定的认知,所以改变起来难度不像城市那么大。如果经过调研分析,了解清楚本地的饮用习惯,口味偏好,会更有利于亲近消费者。

        2. 分析。在调研的结果上,提供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全面出击会浪费资源,挑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3.执行。切忌把城市的营销手段搬到农村。农村对线下促销非常关注。做瓶盖的奖金返回,或让杂货店的店主帮助推荐都是适合农村的做法。

10个典型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在确定营销计划之前,应先进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 市场营销 成功的案例分析,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市场营销成功的案例分析一:

        转战互联网 为什么连微软、IBM都这么难?

        IBM大幅裁员11万人的消息,让很多人大吃一惊。虽然IBM否认没有这么大规模,但这个如日中天的企业正在快速衰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几乎与此同时,各种互联网企业发展迅猛,中国的阿里在美国上市当日,市值高达1300亿美金,2015年计划招聘上万人。一涨一跌,让人唏嘘不已。

        老牌企业的基因:优势还是劣势?

        很多人不知道,IBM是最早的互联网从业者,应该说是最早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最早的互联网的机会也是给了IBM的。作为计算机领域的巨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IBM也曾投入巨资开发网络。但IBM最后也没能抓住这次机会,但却诞生了一个新的巨人:思科。

        后人 总结 说,是因为IBM过于依赖企业客户。此话对,但也不对。表面原因是这样,背后的原因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基因。

        企业与人一样,有它的基因。当一个企业成功的同时,特殊的印记,即基因就形成了,很难改变,也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路径。IBM强大的基因,不仅让它与互联网的第一桶金擦肩而过,而且也让它错过了互联网无数的发展机会,最近一个机会是云计算。IBM在云计算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仍然没有抓住,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其实,这就是IBM的基因。围绕企业、大企业、大客户,做硬件、做软件、做服务,而不是针对个人用户。

        企业与人一样,都是有基因的,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是有没有能力“作为”的问题。与人一样,这种基因有优势的地方,也有不足,没有一个企业可以无所不能,包打天下。

        不只是IBM,其实又有哪个老牌企业抓住了互联网的机会?

        最早有互联网机会的,除了硬件设备厂商,就属于运营商了。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是它的实名用户,但谁又抓住了?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都曾投巨资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但都以失败告终。

        10 多年前,中国电信投巨资建设了互联网信息业务平台“互联星空”,10余年下来一直亏损,现在已经完全转入后台服务,变相倒闭了。原网通公司2002年投资5亿,组建了信息服务平台“天天在线”,不到两年即倒闭关门了。8年前,中国移动也曾大力推出移动梦网,但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人会提到移动梦网?

        有人说,这是因为是国企,是垄断造成的。这显然并不正确。

        不止国内的运营商,放眼全世界去看,占尽互联网先机的运营商也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无论是美国的AT&T,还是欧洲,或者日韩的运营商,都没有成功,为什么?

        不仅仅是运营商,很多成功的企业,甚至是所谓互联网新贵,也都没有抓住每一次互联网发展的机会,为什么?

        1998 年,微软公开提出转战互联网,但时至今日,微软仍然是一个软件企业。微软曾经开展过各种互联网信息业务,如即时通信工具MSN,搜索引擎bing等,但都没有大的发展。MSN现在已经关闭,bing还在苦苦挣扎。2000年笔者做过调研,当初IE浏览器在中国的占有率是99.98%。如果微软当初把IE浏览器免费,就可一统江湖,也就没有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如360的机会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做到?

        Yahoo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有互联网先机、有资金、有互联网思维,至今却挣扎在持续的衰退中,市值已经萎缩到了最高峰的1/3,为什么?

        新浪曾经是中国互联网的新贵,有钱、有人,但在后来互联网信息业务发展中出现的游戏、社区、电子商务等机会上,都做过积极的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至今仍然是一个网络媒体公司,这又是为什么?

        但有意思的是,博客、微博的机会都被新浪抓住了,新浪微博最后还成功上市。原因非常简单,博客、微博都是媒体平台,是最适合他的,是他的基因。

        腾讯依靠QQ,掌握了中国互联网最基本的用户,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天花板。业界一直认为,腾讯坐等大家探索,一旦模式成功,他就复制,其他企业机会就很小了,因此常常被业界咒骂。微博出现的时候,腾讯依托QQ,迅速获得了倍数于新浪的微博用户,但却一直未能有大的起色。2014年中,腾讯微博部门彻底解散了,新浪的微博却成功上市,为什么?

        腾讯也曾经尝试了很多很多,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至今仍然是以游戏收入为主,这些年真正的新业务,就是微信了,而微信之所以能诞生,也是其优势基因,是QQ的升级版而已。

        不止在IT以及互联网领域,其他领域也一模一样。

        2000 年,联想投资举办了门户网站FM365,2年后倒闭。2000年,联想投资新东方在线,2002年撤资。种种互联网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当然,不是联想不够优秀,联想与HP、戴尔相比,至少增加了手机业务。联想能抓住的原因,也在于这还是制造业,更强调营销的制造业。HP、戴尔至今连手机业务也没有抓住,苦苦挣扎在日益衰落的产业泥潭里。

        新东方2000年创建新东方在线,进军在线 教育 ,但15年后,其收入仍然不能进入上市公司报表。仍然活着,已经是万幸。无独有偶,课外辅导机构好未来2010年在美国上市,融资的主要诉求就是做在线教育,四年过后,2014年,好未来在线教育业务是发展最快的一年,但收入仅占好未来总收入的4%,仍然亏损。教育与在线教育,这么小小的门槛都难以跨越,为什么?

        以上种种,分析下来,都有具体原因,比如人才团队的问题,业务模式的问题,战略失误的问题等等,但最后都可以笼统地说:基因!

        老牌企业如何抓住新兴产业

        基因是复杂的,涉及机制、 文化 、队伍等等因素,昨天的成功,就是今天的障碍。能成功超越自己的,或者说对自己进行革命的,少之又少。

        对互联网有着深刻认识的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__民有一句话非常深刻:MOOC不是在大学诞生的,做电子商务的不是百货大楼,互联网金融也不是银行的杰作。

        这种基因非常复杂,分析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管理的问题。任何一个成熟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自动形成了一套围绕其核心业务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式 方法 ,是与其业务理念伴生的一套系统性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个环节。比如薪酬体系,一定是围绕主营业务确定的,无法与新业务需要的人匹配;比如业务流程与控制,也一定是量身定做的,必然不适合新的业务管理,尤其是和其主营行业特性较远的产品与服务。

        一个新生的产品与服务可以在一家老企业诞生,但发展起来的概率肯定是零。因为从一开始,你就是一个“异类”,处处不合适,处处需要特批,几乎是与整个系统在对抗,所有的时机就被耽误了。不用妖魔化,没有人,没有哪个部门与你作对,这是一个系统,不适合新业务的系统。

        管理上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有成功的企业,在经历了创业期、发展期后,很快就需要进入一个防范出现大问题、大错误,以稳定发展为主的管理模式,是无法给新业务提供空间的。任何一个大企业,其实在管理上,都难以说有活力,管理几千人,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实际上需要把每一个人当螺丝钉去管理,否则一定会大乱。因此,在成熟企业里,大家讲的是风险控制,是流程规范,是人人防控。而对于任何一个新业务、新产品与新服务,在一开始,是不能讲严格与规范管理的,恰恰需要的是不讲流程规矩的快速反应,不断犯错,是人治,不是法治。但这都不容于一个规范成熟企业。

        表面上,所有大企业都有其业务拓展部门,都有其容错率,但这种宽容度永远是在一个范围与制度之内的,而且往往与一个全新业务的要求有本质的差距。

        第二,人的问题。原来的基因里很难产生能够开拓新业务的人。我们经常说,投资的核心是在投人,一个即便是错误的计划,只要人优秀,最后一定会找到正确的方向。但在一个很成熟的企业里,经过多年的发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已经自我沉淀积累了一批有共同特性与文化的核心骨干,很难诞生适合新业务的人,即便花巨资引进所谓优秀的专业团队,最后也会很快因为管理方式、理念等不同,水土不服而夭折,更不要说扩大发展的问题。

        第三,文化的问题。

        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围绕创始人与核心骨干,逐渐渗透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大到管理的模式与理念,小到用人的类型、员工活动,无处不在。在这种企业里,一句无意或者有意的风险提示,往往胜过一颗勇敢的心。因为人的类型不同,文化理念上,更是会处处碰壁,无法融入。

        文化是一个弥漫在空气中的东西,一时没有明显感知与不适应,但日复一日,怨气日盛,最后让新业务与新人类无法生存,自动放弃离开。

        企业的基因表现还有很多,但核心我认为是以上三点,这已经足以杀死所有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务。

        因此,对于所有成熟成功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清醒,你虽然有钱、有人、有 渠道 、有资源,但很多新兴的产业不是你的机会,不是你可以包打天下的。这已经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而是你的基因决定你没有能力“作为”的问题。

        企业与人一样,核心的发展思路是扬长,走你擅长的路。在业务的发展上,一定是顺势而为,顺着你核心业务的紧密链条发展,而不是贸然跨领域行业去做。如腾讯做微信,而不是微博、电商等;新浪做博客、微博,而不是做游戏、电商等。

        那么,企业如何抓住新兴产业与机会,尤其是跨度较大的行业?考虑到基因的因素,我们不要期望自己赤膊上阵厮杀,更实际和可能的方式,是以资本的手段参与如收购、参股等,参与但不控制,至少不参与任何实际的经营决策和运营,如Yahoo投资淘宝等。虽然Yahoo的衰败不可阻挡,但它却以支付宝大股东的形式再生。这就是一种有效的、聪明的改变基因,获取发展的办法。

        市场营销成功的案例分析二:

        菜篮网:一个雷军十分钟就可能看上的生鲜电商

        这是一家令人“脑洞大开”的生鲜电商企业,其很多做法都与生鲜电商通行做法不同,甚至“背道而驰”。

        比如,在 商业模式 上,菜篮网选择了做生鲜电商中难度最大的——蔬菜(相比之下,水果的难度小很多),且做大众市场。不过,就是这样一家看似不走寻常路的生鲜电商企业,已经实现了每天3000单的业绩水平。如果达到5000单,将实现盈利!可以说,这家生鲜电商走的是一条迥异于其他生鲜电商的O2O。

        O2O:加盟店的作用不仅仅是引流

        既然做的是O2O,那么,菜篮网如果仅仅只有线上,就不叫真正的O2O!

        很多垂直类生鲜电商都面临一个问题:落地难!如果要在线下建设门店,毫无疑问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要命的是,一旦线下门店没有足够的流量,单店不能盈利,最后岂不是为房东打工,O2O也无从谈起!

        当众多生鲜电商都在对开线下门店望而生畏或踯躅不前的时候,菜篮网不仅开店速度奇快(预计加盟店很快将达到2000家)、流量充沛(排队买菜司空见惯),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什么投资!

        菜篮网是如何做到的呢?

        既然开店成本这么高,菜篮网干脆整合社会资源,与一些小店合作(只要有流量,可以和烟酒店、水果店、理发店合作),开店中店。

        像这样的加盟店(店中店),主要有三大功能:引流、注册、充值。

        怎样实现引流呢?菜篮网在店中店只做单品,且是超低价爆品(甚至平进平出),目的不为盈利只为引流。价格低到什么程度呢?绝对超乎你的想象:零售价相当于郑州万邦批发市场按吨购买的批发价,这样的廉价爆品对居民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单日单品种销售量达到数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虽然价格非常低,但居民不可能只买一种菜,但加盟店仍然每天只做一款产品,是典型的饥饿营销。

        对加盟店而言,他们的好处是什么呢?低价爆品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实体店,最要命的就是没有流量。

        加盟店和菜篮网合作之后,不仅仅给菜篮网引流了,也给自己引流了。这是因为,单款爆品会带来相关消费。无论对菜篮网还是对加盟者而言,消费者买菜,通常不会只买一种,如果消费者想要更多的菜品,店主就可以引导其注册成为菜篮网的会员。

        对合作店面而言,消费者通常不会只买菜,这样就带动了加盟者的关联产品(比如酱油、调味品、生鲜等)的消费,实现双赢。

        当然,对菜篮网而言,线下门店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帮自己引流,那么,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线下门店也卖菜,那么,引导消费者注册之后,消费者在线上买菜了,会不会对线下销售产生冲击呢?当然不会,线上和线下产品是两个体系,且线下门店只做单品爆款(这是线上没有的),所以不存在线上线下冲突的可能性。

        至此,我们认为,引流不存在障碍了,不过,要实现O2O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利润分配!

        创始人姜晓宇认为:如果仅仅只有线上没有线下,那就不叫O2O。

        菜篮网的绩效是这样分配的:如果某位顾客在某家加盟店注册充值,那么今后这位顾客在菜篮网买菜,这家加盟店永久参与利润分配(当然背后有一套体系来实现),这样一来,极大地调动了门店的积极性,实现了双赢。

        高频次接触和服务质量赢得口碑

        通过线下加盟店和低价爆品引流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转化率。

        菜篮网这样一家垂直类生鲜电商平台有着惊人的转化率。

        我们随机查阅了某天菜篮网的相关运营数据(2015年7月8日):当天订单量为4690,独立UV为9344,转化率为50%。

        菜篮网的高转化率是如何实现的呢(京东为2%?5%)?CEO姜晓宇很肯定地说:“靠服务!”

        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上,菜篮网对员工的考核只有三个指标:客户满意度、员工积极性、培养人才。

        没有具体的销售目标,就是为了将服务做到极致!

        比如,菜篮网创造了生鲜电商的几个第一:第一个提出所有生鲜产品无理由退换货。只要顾客打服务电话,确保在30分钟内解决问题。

        如果顾客不愿意更换产品,坚持要退货呢?姜晓宇表示:“无条件退款,在4个小时内把钱退到客户指定的任何地方(比如菜篮网会员卡、银行卡、支付宝等),一切为了方便用户。”

        菜篮网还是第一家全场没有运费(网站上就没有运费这一项)的生鲜电商。即使客户买一毛钱的东西,菜篮网都免费送货。姜晓宇表示:“还真有客户,就是为了试一试菜篮网的服务,真就买了一毛钱的东西,菜篮网真就给送货,一来二去,被菜篮网真诚的服务所打动,最终成为忠诚的顾客。”

        每人每天只送60单

        菜篮网还有一项极具特色的做法:配送人员每天只送60单,其余的时间陪客户聊天,甚至看小孩、修马桶的活也能干。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接触频率,菜篮网严格限定每位配送人员的服务范围:每位配送人员,就是只给180?240户提供服务。

        您可能会问:这不是资源浪费吗?菜篮网有自己的商业逻辑:与客户见面的频率越高、黏性越大,客户满意度、重复购买率越高。商业的基础是什么——信任,菜篮网的配送人员用高频次的接触和帮助客户来赢得信任。姜晓宇打趣说:“这已经不是配送人员,而是家庭私人助手,我的配送人员的活动范围就是300米,这样他做3?6个月之后,比物业、邻居都跟你熟悉。我要的就是信任,一旦这种信任完成,就是牢不可破的壁垒,即使天猫、京东这样巨头涉足这一领域,也没戏。”

        姜晓宇踌躇满志地说:“未来,我就不仅仅是卖菜,还可以导入价值更高的产品,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更多需求。我们做的是智慧社区,思路就是用高频次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带动高附加值、低频次产品的销售。这就是整个商业模式的蓝图。”

        未来,菜篮网甚至可以顺便就把物业的活给干了。

        当然,要实现从3000单到5000单的提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增加人员、车辆、冷链设备等)。姜晓宇坦承,由于扎根郑州这样一个二线城市,融资难度就比一线城市要大。

        姜晓宇丝毫不掩饰他对资金的渴望,甚至打趣说:“如果我和雷军聊十分钟,他一定会投我这个项目。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

        做好企业营销工作必须有好的营销战略,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此由我为大家分享10个典型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欢迎参阅。

       

        营销案例一、农夫山泉?买一瓶水,捐一分钱给奥申委?

        农夫山泉推出?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从现在起每喝一瓶农夫山泉,您就为申奥捐出了一分钱?的公益形态的商业广告,搭奥运车,扬品牌名。

        营销案例二、北京申奥成功:也是事件营销案例的成功

        北京申奥虽然不是商业活动,但它的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申奥活动制定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的主题,确立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选定了?五环太极?标识,拍摄了申奥宣传广告。同时与多家世界知名公关公司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公关活动。

        营销案例三、诺基亚8250蓝色魅力推广:展现另类生活品位

        利用诺基亚8250产品的独特卖点?蓝色屏幕?,定位于注重生活品位的时尚一族。以?走进蓝色魅力?为主题,引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品味及生活模式。

        营销案例四、深圳海王沉寂多年东山再起三大产品强势出击

        深圳海王在沉寂多年之后,相继推出海王银得菲、海王银杏叶片、海王金樽等三大产品,通过强势的市场攻势,一举打响海王品牌。

        营销案例五、娃哈哈非常茶饮料周星驰影迷会

        娃哈哈借周星驰的人气推广其非常茶饮料系列,以影迷会的形式开展与消费者的互动,换取直接的销售效果,在茶饮料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营销案例六、百事可乐广告新星大赛:引领年轻时尚

        拥有百事可乐和百事流行服饰的百事公司锁定年轻一代为目标人群,与华纳唱片公司携手,在全国开展首届百事广告新星大赛反响不俗。

        营销案例七、借势《笑傲江湖》名人智能王由第二变第一

        在商务通一统天下的时候,中山名人选择李亚鹏主推新品名人智能王,并做笑傲江湖贴片广告,一炮打响,同时今年两次降价,新品迭出,占据市场老大的位置。

        营销案例八、别克?赛欧上市:千呼万唤始出来

        6月8日,别克?赛欧千呼万唤始出来,其精心策划的上市广告,为人们长久的期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对于中国的轿车市场,赛欧的问世牵制了部分中低档轿车生产企业向高档轿车市场进军的步伐,在策略上迈出了相当成功的一步。

        营销案例九、选秀效应与立体传播:婷美的国际化之路

        婷美内衣今年启动进军日本、东南亚的计划,展开大规模的?代言人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最终,确定中野良子(真由美)、张柏芝为婷美内衣的国际代言人。分别针对不同年龄的市场,以实现品牌的立体传播。

        营销案例十、?老虎?泰格?伍兹来华深圳观澜湖出尽风头

        11月9日至11日,?老虎?泰格?伍兹挥杆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除大批中外球迷外,还吸引了上百家中外媒体。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营销案例通过此项比赛奠定了自己在亚洲以及世界的球会地位,向世人展示了观澜湖高尔夫球场以及高尔夫球社区形象。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每个品牌都会想尽办法在尽可能多的场景中给予品牌曝光,近期的一众品牌不断创新,以全新的营销手法引来市场关注。下面来看看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1

脑白金

        好的广告并不是创造了什么,而是唤醒了什么,激发了什么,提醒了什么。

        最后是让他们需要购买的时候,或者立即行动。

        有人说,脑白金的广告很洗脑,但你仔细想一下,卖了20年的保健品,最高峰一年卖到40亿,据说现在还有每年10多亿销售······洗脑吗,不是,就是他看准了你送礼的时候,不知道送什么,自然想到脑白金。

        这就是洞察力,史玉柱在20年前的营销能力,远远高于大多数人。

        你在骂人,人家靠两款产品的洞察,人生巅峰了。

       

小罐茶

        小罐茶是如何做起来的?

        1、小罐茶让茶叶品牌化。

        万家茶企不如一个立顿,就是因为中国的茶叶没有品牌,只有品类,要么就是一个零售品牌,店铺的品牌,品类的品牌,产品的品牌很少啊······小罐茶,让茶叶一下具有了品牌化属性,也就有了产品的溢价能力。

        2、小罐茶是茶叶的价值化。

        送礼的定位是精准的。但送礼需要有一定的价值。小罐茶的大师背书,一罐4g,独立包装,可以搭配,最核心的是,80g,500元,送礼的时候对方也知道价值,这就是一种心理。你要说这是庸俗的,也没办法,当年送礼的时候,想不起来买什么的时候,就想到小罐茶,这就成功了。

        3、小罐茶创造了一种消费新场景。

        小罐茶大家看到过它的广告了,都是杜国楹干的,一个营销的天才也不为过。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钛金手机,也都是他干的。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广告很令人生厌,但你要知道,这些产品为什么会火爆?从营销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算是奇迹了。

       

        小罐茶的底层逻辑小罐茶最核心点就是两个:

        第一,创造了一罐就是一泡,这就是场景消费,场景之下,你就是消费者,这个茶就不是选购品,而是必需品了;

        第二,这个包装高大上,有概念,很合适,拿来送礼,实现了跟其他产品的差异化。

        小罐茶通过场景和送礼等的洞察,迅速抓到了这个行业的本质,“一泡”而红。小罐茶是靠广告轰起来的吗?表面看是的,但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它的方法还是很巧妙的,至少是另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了。

        央视的'垃圾时段,又被杜利用了一把,效率和效果极高。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茶叶、白酒这些品牌,除了说产地、文化以后,基本就无所作为了呢。

        这种传播不也有很好的转化吗?

        当然,产品是重要的,也是基础,但你不能仅仅从功能或者文化上来谈产品,而是从消费者,从使用者,从场景和精神层面来看产品。场景是产品的解决方案,

        小罐茶的做法你是不是有点受启发?

        茶叶的营销也是没有固定套路的,你可以年轻化;也可以创造一种场景,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超级IP,你最好不要像小罐茶一样去央视砸广告,疯狂的去砸出一个市场来,因为人家的套路不一定合适你。

江小白

        江湖上流传着江小白的扎心文案,除了这个品牌的营销光彩之外,公众大多对他们产品充斥着负面评价,但这并不影响这个现象级产品的畅销,江小白一年销售过10亿。

       

        江小白的消费者是85后和90后,基本不懂白酒;

        有人说:江小白难喝,这么难喝,做不长久的等等,但这几企业也做了好多年了,年销售过10亿了,越做越大了,怎么回事?

        江小白的产品是什么?

        白酒,文案?那么不好喝,大家怎么还趋之若鹜?你看不懂吧。

        本质上江小白销售的是一种场景下的心情释放。而是靠洞察消费者,靠场景的解决方案,促动85后和90后的内心,让他们找到了一种聚会时候的宣泄和释放,这就是江小白的产品和营销逻辑。

        至于你们说的那些情怀,梦想,故事,扎心文案,都是水到渠成罢了。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2

案例一:兰蔻

        兰蔻这样一个品牌,在活动期间如何去做到整合营销的呢?

        我们可以从左边看到,首先,兰蔻开办了一个巨物化的装置空降巴黎,打造国内国外曝光量6000万+。

        兰蔻限时店也空降北京三里屯。在店内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在线下单,新零售网红拍照,现场体验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明星引流来引发社交媒体的自发传播,从站内到站外都进行了很好的曝光。

        与此同时,活动中还有单独的明星营销,兰蔻邀请到了王俊凯,周冬雨,刘涛,袁泉等明星,分别代言了不同的商品,覆盖不同类型的粉丝群体,这样更精准也更有效。

        第3步,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来进行种草吸粉,在活动当天,然后通过预售的形式,在中国和法国进行跨国的直播。

       

        通过明星效应周冬雨助阵,派发红包与福利,中法连线在线互动200万+。并且还通过淘宝创意短视频,打造4支短视频场景化演绎双11的物流快,满足赠品超值礼赠和开礼仪式等惊喜,更好的和消费者进行深入化的探讨和沟通。

        当然,活动不能只是飘在上面,不能只让消费者觉得高级,同时也要让活动进行落地,所以也配合了小样买赠等形式,消费者可以直接转换。

        所以大家发现了吗?整个营销活动的意义就在于线上和线下的整合,不仅是传播方式的线上和线下整合,并且也是玩法和销售转换的整合。当我们为消费者提供360度服务的时候,那么销量就自然而然提升了。

案例二:百雀羚

        再来看一个国产品牌——百雀羚。

        百雀羚在去年打造了宫廷牌,这个概念凸显中国之美,吸引年轻消费者,也坐稳了天猫亿元俱乐部的会员。

        百雀羚一个看似很传统的企业,但是在去年开始进行了创新和变化,这个点就和之前聊到过的李宁是类似的,都是通过品牌的再塑造,去进行传播和互动,让品牌具备年轻感。

        因为其实中国的消费者大部分还是很愿意接受国产的,那么如何让国产更高级,这个就是关于国产品牌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百雀羚整个流程是在活动前进行微话题的预热。并且在活动期间,通过国学及女性KOL引发讨论,并且通过“时间解药”这个病毒视频进行传播和互动。

        通过传统文化与时下流行碰撞,歌词与主题“时间解药”的呼吁,宣传了极致的东方之美,而在最后整体全部导入到电商平台,达成当天成交过亿的销售额。

       

        1. 整合品牌资源定制化打造

        整合营销不只是去强调玩法上的线上和线下结合,也会整合品牌现有的资源进行定制化的打爆。

        汤臣倍健这个品牌,在各大电商平台采取了不同产品和营销策略来触及各类消费人群,在天猫平台的营养健康品类中排名第二,仅次于swisse。

        我们可以从看到它的营销策略。

        汤臣倍健天猫旗舰店走的是粉丝经济,主推品牌新系列事业,主打的是年轻消费者。而汤臣倍健天猫专营店,通常的消费者是囤货,所以说主推的是量贩装,主打长期消费者。而汤臣倍健京东旗舰店,它的品类线比较丰富,适合去做到多种组套搭配的玩法,那么也适合去主打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每个店铺根据自己不同的形式来进行不同人群的精准触达,也是品牌方大的活动档期,需要去保护产品价格线的重要玩法之一。

        除了从产品线本身的精准定位以外,汤臣倍健也侧重粉丝经济的提升,以年轻人为目标,通过多种围绕偶像的互动形式来提高品牌的曝光,促进产品销售的提升。

        汤臣倍健通过几个步骤来提升消费经济。

        设定预设目标及相应福利,鼓励粉丝为偶像打call。比如像上面可以看到的,10月20日目标是达成我们的600个约定,那么这个也是粉丝和明星的承诺,就是品牌方和明星的销售承诺。

        设计偶像专属礼包,提供周边供粉丝珍藏,那么汤臣倍健也和蔡徐坤进行互动,并且在活动页面进行宣传。

        线上线下联动投放广告,让蔡徐坤无处不在。最后在站内发起粉丝狂欢节的活动来提高转换,最后的成交额也达到了月销超过13万罐,单罐最低81元的整个销售状况。

        通过明星效应去带动产品的成长,那么这个也是目前最火的营销方法。当然这种方式其实是有问题的,消费者如果是一味的通过明星的粉丝经济来进行购买的话,那其实对品牌没有什么忠诚度。

        所以说品牌方和明星合作的同时,也需要让消费者更多的去关注品牌本身,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二次触达。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3

星巴克招募“气氛组”

        12月中旬,一则“在星巴克带笔记本的人都星巴克气氛组”的段子在网络走红,星巴克官方微博迅速反应,当日立即推出“招募星巴克气氛组”活动并被网友迅速扩散,借势爆红流量再度将话题热度推高,扩大品牌效应。

        星巴克在国内一直是自带流量的品牌,其在营销方面则更多依靠品牌自身的IP,由粉丝进行自发的扩散。而近年来,通常只扮演冷冰冰的宣传机器的官方账号也开始打造人格化IP,例如拍摄抖音小视频、官方微博、公众号更积极地与粉丝互动,这背后,也正是星巴克意识到粉丝对品牌带来的“自来水”式推广效应。

        而星巴克此次借势营销,也正是其常用营销手段的升华版。气氛组的段子之所以走红,是由于其内容具有社会普遍性。哪怕是调侃是段子,星巴克以颇带自嘲式的营销噱头,结合自身强大的品牌流量与社会热点,以极低的成本借势扩大品牌效应,成为2020年品牌借势营销方面值得借鉴的案例。

       

老乡鸡土味发布会

        继2月董事长手撕员工“疫情期间不上班不要工资”联名信爆红后,老乡鸡于3月发布视频“2020老乡鸡战略大小会”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老乡鸡公众号将其称为“我们用200元预算帮董事长安排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布会”,发布会内容为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在一座乡村风格的舞台上发布2020年品牌战略。该发布会以其“土到极致却不低俗”的演绎方式,成为土味营销中为数不多的优秀案例。

        细数老乡鸡2020年的营销事件,其登上热门讨论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与岳云鹏“不打不相识”式互动代言、疫情期间不洗手不给吃饭、官方微博每天只发“咯咯哒”等。其营销策略的核心,是通过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土味视频,以接地气而又有趣的方式通过官方渠道不断与年轻人产生交流,在年轻人心目树立“可爱、高性价比”的品牌形象。

       

奢侈品x运动品牌联名

        奢侈品牌与运动品牌联名并非个案,但放在今年奢侈品牌加速“入世”的背景下,又多了几分意味。2020年,PRADA与DIOR相继与Adidas、Air Jordan推出联名款式。

        在此次联名营销中,两大奢侈品牌均选择了年轻人喜爱的款式进行联合打造,例如PRADA x Adidas推出贝壳头款,DIOR x Air Jordan推出AJ1款式。在经历了入驻天猫、直播电商等渠道反响平平后,奢侈品牌试图通过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款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奢侈品牌需要保持自身的品牌调性,因为过于接地气的营销方式并不适用。而Adidas、Air Jordan虽然作品运动品牌,其高端潮流产品在时尚界也有着一定的地位,通过这一切口打开与年轻人对话的新渠道,亦不失为其他奢侈品牌值得尝试的手段。

       好了,今天关于“市场营销案例150例”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市场营销案例150例”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