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的风俗习惯_朝鲜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2.朝鲜族有哪些风俗和文化特点

3.朝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4.谁能介绍朝鲜的一些习俗和生活习惯及国家情况?

5.朝鲜族风俗

6.朝鲜族节日:朝鲜族的春节(中国传统节日)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_朝鲜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朝鲜族

        朝鲜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朝鲜族是国内15个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朝鲜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其余朝鲜族分布在内蒙古和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地。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少数人信佛教、基督教或天主教。

朝鲜族节日

        朝鲜族的民间节日有“元日”(岁首)、“上元”(元宵节)、“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寒食”(清明)、“燃灯节”(农历四月初八)、“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流头日”(农历六月十五日)、“秋夕”(中秋)、“重九”(农历九月初九)和“八关”、“冬至”等传统节日。其中,元日、上元、寒食、端午、秋夕为朝鲜族人民的五大节日。

朝鲜族元日

        元日(岁首)是朝鲜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除夕,朝鲜族全家人伴着古老的“伽琴”和洞箫的乐曲声,通宵守岁。朝鲜族家家户户把屋内打扫干净,以迎接子孙或亲戚来过年。室内贴上山、水、石、云、太阳、松、不老草、龟、鹤、鹿等年画。鸡鸣破晓之前祭祀祖先,然后向老人叩首拜年。早饭后再给邻居和全屯老人拜年。岁撰,早上一般吃打糕或大黄米饭,吃各种鱼、肉和山菜。朝鲜族从年前就开始酿制岁酒,也称“屠苏酒”(用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药料一起酿制成的药酒),认为元日这天喝这种酒可以避邪长生。

       

        元日期间,家家烹制佳食,尤其是除夕晚餐,准备得十分丰盛。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德固”。这是一种饼汤,把大米面蒸熟后,捣成大勃团儿,然后搓成圆条,再切薄片,放人鸡汤中(牛肉汤亦可)煮。吃时放香油和紫菜。白天,朝鲜族村里人按“契”或自然屯分组进行拔河比赛,青少年进行射箭或打“石战”,姑娘和妇女们跳板,儿童们放风筝。晚上,朝鲜族男女老少玩猜谜等活动,往往通宵达旦。

        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多盛产大米。朝鲜族以米饭为主食,炯出的米饭洁白而有光泽、柔润,不软不硬,香气四溢。烧饭方法是,待水开后下米,一次将水加准,先以旺火,后以小火炯熟。朝鲜族的炯饭锅是一种底深、收口的铁锅,锅盖也是铁的,炯饭不串烟、不夹生,营养成份损失少。菜,以凉拌菜为主。凉拌莱种类很多,有白菜、萝卜、萝卜干、青椒、茄子等各种蔬菜,还有桔梗、孩菜等山菜,还生拌各种肉类、鱼贝类以及豆制品类。将原料备好后,用少许盐腌渍,之后拌以蒜、葱、辣椒、味精、糖、香菜等调味料。凉拌菜辛辣、味重、凉口、开胃。汤是朝鲜族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几乎每顿饭都要有汤。汤分为酱汤和肉汤两种。

        每逢年节,朝鲜族人民都喜欢吃本民族的风味食品:

        朝鲜族冷面。将荞麦面粉或白薯粉等和好后压制成条,煮熟后立即捞起,在冷水中反复淘洗,待面条冷却后,配上牛肉丝、鸡蛋、辣椒、芝麻、香油、泡菜丝、苹果片等调料。食用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胡椒粉、食醋等。冷面吃起来酸中有甜,香中有辣,清凉可口。过去有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惯,说是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条,就会长命百岁,故又称冷面为“长寿面”。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冷面,若冬天怕凉,可以吃温面。

        朝鲜族打糕。每逢年节、红白喜事,朝鲜族都要做各种各样的米糕,以增添节日气氛。打糕用糯米制作。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泡透后捞出沥干,然后放到笼屉里用旺火蒸半小时左右。把蒸好的糯米放人木槽或石板上,用木捶边打边翻,打得越均匀越好。将打好的打糕切成块,蘸红豆沙或黄豆面吃,也可蘸白糖、食盐。打糕软糯可口、味道清香。除了打糕外,朝鲜族还善于用大米面做各种各样的米糕,如片糕、散状糕、切糕、发糕等几十种。

        朝鲜族烧烤。节日或亲朋好友相聚,朝鲜族都用烧烤待客,可以使气氛更浓,因此,朝鲜族常称烧烤为气氛菜。烧烤时,大家围坐在桌旁,桌子中央放一个炭火盆,火上放一个铁蓖烤架,烤架上设一个抽烟罩。将切好的肉片放在烤架上,两面翻烤,直到肉熟为止。肉烤好后,蘸事先准备好的醋、酱油、葱、蒜、辣椒面等调料吃。此菜味香辣,别具风味。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节日期间,朝鲜族全村人在一起举行跳板、拔河等运动。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争相观看;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集会。人们推选出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登上望月架,观看明月。当地风俗是以谁先看到明月为有福,意味着他们的儿孙健康成长,万事如意。然后,男女老少围着点燃的“望月架”,拌着长鼓、洞箫、项呐声载歌载舞。

        掷散是朝鲜族民间的一种棋类游戏。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进行,现在每逢节假日众人欢聚时常常进行这种游戏。

        参加比赛的朝鲜族人数不定,一般四人分为两组进行。比赛使用的器具“般子”为四根半圆的短木块,或用一面刻有标记的四个大黑豆。比赛时将般子掷在炕上或桌子上,三扑一翻为“徒”,得一分;两扑两翻为“开”,得二分;三翻一扑为“杰”,得三分;全翻为“流”,得四分;全扑为“牟”,得五分。根据得分多少在棋盘上走棋,棋子先走出棋盘为胜。

朝鲜族上元节 元宵节)。

        头一天晚上,朝鲜族家家祈祷,求神灵保佑长寿平安。上元节这一天吃“五谷饭”、“药饭”,喝“聪耳酒”。“五谷饭”用糯米、大黄米、大米、小米和饭豆做成。食五谷饭意味着五谷丰登。

        “药饭”用糯米与红枣、栗子炯饭,拌以白糖、蜂蜜、香油再炯而成。吃时还要拌上松仁粉和桂皮粉,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另外,这天还吃肉菜馅大饺子或用鸡汤下“德固片”。传说这一天喝“聪耳酒”,可以使人身体健康,耳聪目明,一年不闹耳病,常闻喜讯,所以朝鲜族男女老少无论会不会喝酒,都要喝上一口。

        上元节时,朝鲜族要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火炬战”即赛火,看谁的火炬亮的时间长。“车战”即两台牛车相撞,看哪辆车更结实。“拔河”比赛时,人们分两组,各抓住麻绳的一端,将对方拽人自己圈内就算赢。做游戏时,全村一起出动,或参加比赛,或擂鼓助威,热闹非常。到了晚上,进行“迎月”、“踏桥”、“解历数”等娱乐活动。“迎月”,大家举火炬登山望月,据说谁先望见初升的明月,这一年都有福。迎月之后,在月光下“踏桥”,据说元月之日在月光下踏桥,一年康宁无祸。

朝鲜族五谷祭

        五谷祭又称“鸟忌之日”和“射琴匣”,是朝鲜族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古代朝鲜族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在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出宫打猎,以祭告天神。荤舆行至一个山谷时,只见一只乌鸦平地飞起,国王甚觉此事离奇,命一马前卒前去探视。在乌鸦的引导下,马前卒来到一个明镜湖畔。忽然,山摇地动,湖水分开,一位白发仙翁从湖中走出,。老翁从宽袖中抽出一卷书,命马前卒速交国王。书简到了国王手中,只见封面上写道:“拆见二人死,不拆一人亡”。国王的诸臣认为,“一人”即为“天下第一人”,指的就是国王。所以还是拆为上策。书简拆开后,只见内中一方白布上赫然有12个大字:“迅即返回宫庭,箭射王妃琴匣”!国王大惊,火速掉马回宫,派了三个神弓手,箭射王妃的琴匣。只听得琴匣中有人一声惨叫,箭洞旋即血流如注。原来是王妃的情夫藏在里面。他们趁国王外出之机,偷偷幽会,并密谋加害国王。接着,国王又处死了王妃。国王因乌鸦的帮助得免杀身之祸,心中十分感激乌鸦。于是,他就把正月十五这天定为“乌哭祭”,命大臣们把五谷合做的饭祭供乌鸦,由乌鸦随意挑吃。后来,“乌哭祭”在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了“五谷祭”。节日这天,朝鲜族的农民都要做“五谷饭”,人人吃“五谷饭”。他们还把五谷饭匀出来一些,放到牛面前,看它先吃哪一种,那么当年就种这种庄稼,据说这样可获得丰收。

朝鲜族寒食节

        冬至后的第105天为寒食日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相传,介之推助晋文公成就伟业后,晋文公请介之推出山。介之推因与母为伴而不肯,晋文公放火焚山相逼,介之推抱木而死。是日禁火冷食,定为寒食日。这一天,民间朝鲜族多举行扫墓活动。如坟墓有倒塌,就要移植草皮进行修整。官府则要到宗庙和陵园焚香祭祀。

朝鲜族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朝鲜族要吃一种带有清香味的打糕。用柳篙芽叶与糯米一起蒸,将蒸好的米放在木槽中打成糕。家家做艾糕、蒸饼、小豆包等食品,还要喝葺蒲水、饮益母汁、吃端午饼。妇女要用营蒲水洗脸、洗头。有的妇女还把曹蒲根染红,制成替子,作为头饰。

        端午这一天,朝鲜族还进行摔跤、打秋千等体育比赛,演出各种民族歌舞,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朝鲜族秋夕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秋夕,朝鲜族民间节日,亦称“中秋节”、“嘉徘节”、“嘉优节”。为了庆祝丰收,这一天朝鲜族家家用新米制作打糕和各种片糕。

        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时期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六日,官府召集国内会织布的朝鲜族妇女分两组进行织布比赛。一个月后,即八月十五日,由负方用酒食招待胜方。参加的人唱歌、跳舞,尽情欢乐,故被称为“嘉徘”。后来,演变为传统的节日。“秋夕”这天,朝鲜族家家户户都要扫墓祭祀祖先。有的人家还备丰盛的酒食招待亲戚朋友。节日期间,村与村,屯与屯之间,要进行摔跤、荡秋千、跳板和各种球类比赛,射箭比赛等民间游艺活动,持续数日才结束。

朝鲜族冬至节

        这一天,朝鲜族要吃小豆粥。用小豆、大米、糯米团子熬满满一大锅粥,象征富裕美满。

        朝鲜族认为,冬至不吃小豆粥会老得快、鬼缠身、爱闹病。

朝鲜族老人节 八月十五日举行。

        老人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地举行的节日。1982年,龙井、和龙、浑春等县(现均改为市)的一些地方,朝鲜族老人成立了老年人协会。1983年8月15日,龙井县盛乡举行盛大的老人节活动,为全乡千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过老人节。八百多名儿童和青年翩翩起舞,祝老人健康长寿,儿孙们向老人敬献“长寿酒”。老人们也高兴地与儿童和年轻人一起跳起了朝鲜族民间集体舞。从此,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地便将8月巧日定为老人节,并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和向老人敬“长寿酒”等,祝老人节日快乐、晚年幸福。

        朝鲜族历来有敬重老人的传统。早在李氏朝鲜时期,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老人安慰日,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届时,朝廷要设宴,邀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正三品以上的官吏赴宴,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在民间,晚辈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当着老人的面不许吸烟,不许喝酒,非喝不可的场合,也要背席而饮。不论何时何地,即使素不相识,也不许向老人借火或对。火点烟,借火吸烟是对老人最大的不敬。在老人面前不准说粗话。吃饭时,盛饭、盛汤、盛菜都要先敬老人,有的人家还给老人专摆单人桌,由媳妇、儿女恭顺地把食物端到老人面前。好吃的食品要摆到老人跟前,老人未动筷子前,晚辈不得先吃。与熟识的老人出门、同路时,年轻人不得走到老人前面,若有急事赶路,要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明原因,然后才能超前。途中遇有老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让道,并叩首致礼问安。当老人外出或远行时,全家人都要鞠躬送行。子女外出前则要向老人告别,回来要立即向老人请安。虐待老人者,被视为野蛮,必为大家所不容。在朝鲜族的不同聚居区,几乎都要过老人节。

        节日期间,朝鲜族各村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人们身着民族服装纷纷向老人们祝福。朝鲜族服饰独具风采,因其自古崇尚白色,喜欢穿素白衣服,故有“素衣民族”、“白衣同胞”之美称。它不仅反映了朝鲜族的服饰爱好,而且深刻地体现出朝鲜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因为白色具有纯洁、高尚、善良、神圣的象征意义,且白色与朝鲜族尚洁习俗密切相关,因此,朝鲜族喜欢洁白的颜色,从头饰到脚上的鞋和袜都要保持一致,一身洁白。老人节这天更是如此,男人穿白色短上衣,白色肥大的裤子,显得庄重朴素;妇女们穿白色短衣长裙,体现出纯洁、飘逸的风采。其上衣称衬里高、斜襟、无纽扣,以布打结。有的还在袖口、衣襟、腋下镶上色彩鲜艳的绸缎边,而且用花色绸缎做长飘带,更显潇洒美丽,裙子的长短因年龄不同而异,年轻姑娘的裙子长至膝盖,中年妇女的裙子则长到脚面。裙腰还有许多皱褶,随风飘动,婀娜多姿,十分动人。这天的明星当然是老人,老人身穿新衣,各家儿女都众星捧月般地依偎在老人身旁,与老人共享天伦之乐。他们和老人唱歌,与老人跳舞,让老人观看青年表演的踩跳板、摔跤、打球、荡秋千等活动项目。尤其是老人赶上花甲时,子孙亲友及全村人都要前来祝寿。祝寿活动场面十分热闹,前来祝寿的人身穿节日盛装,过“花甲”的老人身穿新衣,坐在宴席正中,两旁由邻里老人相陪。祝寿开始后,从长子夫妇起,到孙子止,依次斟酒向老人跪拜祝福,感谢老人的辛苦操劳及养育之恩,祝福老人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这天,晚辈要给老人准备丰盛的宴席,有特别酿制的“麻格里”米酒,还有米糕、冷面、狗肉和大酱汤等传统食品。值得一提的是冷面和米糕,这是朝鲜族独具风味的食品,也是朝鲜族人民最喜欢的食物。冷面的原料、作料和制作特别讲究,是按一定比例把荞粉、面粉、米粉等合在一起制成。面条里要放香油、胡椒、辣椒、味精等调料,吃时再放苹果片、梨片等,酸甜香辣,清凉爽口,味道极好。过去,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俗,据说可以让人长命百岁,故又称其为“长寿面”。每逢喜庆节日或新婚嫁娶,冷面是主人招待客人的佳品,老人节的宴席上,自然少不了这道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另外,米糕也是老人节必备食品之一。米糕是把蒸熟的糯米或小黄米放在木槽子或石臼里,用硬木制作的打糕褪打烂成糕团,然后切成片,放上一些豆沙面,蘸上白糖或蜂蜜,吃起来凉软香甜,风味特别。

        吃过热闹的宴席,身穿五颜六色服装的朝鲜族小姑娘和天真活泼的男孩子欢快地唱起祝寿歌,接着身穿长裙的姑娘敲起长鼓翩翩起舞,男子也投人跳舞的行列,边歌边舞,共享欢乐。各地还要专门举行祝寿大会,邀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坐在台上,为他们佩戴大红花,并接受全村晚辈的祝福。老人们都是乡老年协会的成员,他们其中不少人是生产上的好参谋,与儿媳和睦共处的好公婆。祝寿大会上,还要表彰经过推选、评议产生的尊老爱幼的好媳妇。作曲家特别为老人节谱写的《妈妈,祝您长寿》一歌,唱遍了全国。这首歌,体现了朝鲜族人民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除此之外,老人节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老人们可以观赏到踩跳板、摔跤、打球和荡秋千等节目。他们每到一处,都能领略和感受到晚辈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护,陶醉在幸福美好的气氛中。

        摔跤既是朝鲜族的一种古老娱乐项目,又是朝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朝鲜族摔跤一般按年龄分为少年、青年、壮年三级。每次正式比赛,都由少年摔跤开场。只要来到摔跤场,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比赛,进行力气和技巧的较量。朝鲜族摔跤使用腰、腿带。比赛时,双方蹲身略向前倾,右膝着地,左膝弯曲,足掌轻扣地面。之后,相互楼住右肩,各用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左手抓住对方的腿带。待裁判员哨声一响,双方起身进行比赛。比赛中,不许扭对方的脖子和胳膊,不许用头部或拳头伤及对方。比赛一般采用三战两胜决定胜负。男人们最喜欢比技巧、比气力,看谁更强悍。比赛时双方倾力而出,似雄狮、赛猛虎,两人滚成一团,难解难分,一旁观战的老人也跟着用劲、喝彩,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悠久的历史。过去,荡秋千活动多在春暖花开的端午前后举行,所以一提到秋千,人们就会想到端午节。现在,每当节庆和农闲季节,朝鲜族都要竖起高高的秋千架,身着艳装的妇女在空中像一只美丽的蝴蝶飘来荡去,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秋千大幅度的摆动中,荡者的衣裙随风飘动,如仙女下凡,如白鹤展翅,直到碰上横在最高处的铜铃线为止,每一次来回都成一幅优美的扇面,构成优美动人、荡人心魄的图画。

        荡秋千可分为单人荡和双人荡,决定胜负的方法是,用树枝等吊起来作为目标,比赛时,朝鲜族人以脚尖踢着或用嘴叼着目标为胜;或是在秋千的前方悬挂一个可以升降的铜铃,以踢到铜铃的高度定胜负;还有一种在秋千的脚踏板上系一条标有尺寸的绳子,用来衡量秋千荡起的高度,以最高者为胜。

        跳板比赛同样惊险,扣人心弦。参赛的朝鲜族女子在腾空时不断亮出多种优美的姿势,时而像凌空的燕子,时而似飞翔的仙鹤。尤其是钻跳彩圈,在凌空的瞬间,参赛者将彩圈由脚套上,经过身体再握在手中,惊心动魄,令人叫绝。

        跳板亦称“板舞”,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一项以蹬跳为特征的全身运动。关于跳板的由来,朝鲜族有各种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两个男人被囚,他们的妻子为了看到狱中的丈夫,用跳板的方法轮流腾空看自己的亲人。还有种传说,是古代朝鲜族妇女为了反抗不准她们随便迈出庭院的封建礼教而采取的行动,她们难出大门,只好在院内墙根处支起跳板,腾空跃身,以观望墙外风光,开阔眼界。可见跳板运动有利于健康。

        跳板运动过去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等节日举行,现已发展为朝鲜族体育运动会上的项目之一。跳板的制作比较简单,它是由一块长约3米或5.5米的木板,中间垫上一个“板垫”搭成的。“板垫”可以是一段圆木,也可以用稻草捆,或用草袋装满土也可,“板垫”高约30厘米。跳板的比赛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抽线,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运动员系在脚脖子上的线抽出来的长度决定胜负。另一种是表演比赛,运动员借跳板一起一落之际,在空中做直跳、屈腿跳、剪子跳、旋转跳、空翻跳等动作。裁判员根据参赛者动作的难度、完成的质量及姿态优美的程度评定分数,以决胜负。

        花图是朝鲜族人民尤其是朝鲜族老人喜爱的一种纸牌游戏。每逢节假日,人们总爱凑在一起玩花图。花图类似扑克。一副花图共有48张牌。铭张牌上画有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樱花以及明月、松、雨、枫叶等12种图案,每4张为同一图案。牌根据画面分为得分牌和不得分牌。在花草图案上画有青、红色缎带的是5分牌,花草图案上画有凤、鹤、鹿、刺猾等动物的是10分牌,花草图案上带有“光”字的牌为20分牌,只有花草而没有其他图案的为不得分牌。玩牌时,视参加人数的多少而决定留多少张底牌,底牌留作吃牌用。参加人数应在2人以上。牌抓好后,每人再去抓底牌,然后对图案,两张图案一样即得分。如果同一种图案的4张牌全抓在手中,加20分。最后,根据得分的多少决定胜负。

        朝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敬老爱老是朝鲜族人民的传统。每个朝鲜族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接受这一特殊文化氛围的熏陶,才能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老人节就是父母教育子女修身礼仪、弘扬敬老爱老这种东方美德的最好课堂。

朝鲜族婴儿节

        婴儿节是在婴儿一周岁生日时举行,属于朝鲜族家庭节日。

        在朝鲜族看来,婚娶、老人生日、婴儿一周岁生日,都是每个家庭的重大事件,因而十分重视婴儿第一个生日,作为一个家庭节日隆重庆祝。这里着重介绍,周岁纪念的聚会之盛况。

        当孩子生下来之后,许多民族均有给孩子“做满月”等习惯。对于朝鲜族来说,婴儿的诞生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无比的欢乐。新生儿周岁的生日,更是孩子父母最幸福的日子。这天,做妈妈的要把自己打扮得如当初的新娘,孩子更要打扮得惹人喜爱。孩子要穿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一般男孩上穿五色丝绸短袄,外套坎肩;女孩上穿带飘带的短袄,下穿罗裙,以使孩子更加俊秀、天真、可爱。

        朝鲜族的抓周是节日最热闹的一幕。这天所有亲戚、朋友、邻居均被邀来欢聚一堂,看孩子在生日席上的抓闹表演。

        打扮好后,把孩子抱到生日席桌前,生日席上摆放着各种物品,如打糕、糖果、笔、书、算盘、玩具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孩子就从这五花八门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意中物。不管孩子拿起了哪样东西,人们都会像发现了什么奥秘似的拍手叫好,异口同声地赞扬孩子聪明呀、机灵呀、长大一定会有大作为呀,等等。如孩子抓住了书、笔,人们便赞扬孩子将来会好好读书,学习成绩好;抓住了算盘,人们就说能写会算,有前途;抓住了打糕、糖果,人们会说,这孩子嘴馋有福气,能捞个结实的好身体。有的地方,老人给孩子的脖子上套上一团素白色的线,以示希望孩子像雪白的线那样做一个纯洁的人,像线那样长命百岁。亲朋邻友,聚会就餐,酒宴招待,为孩子的周岁生日欢聚一整天,直到夕阳黄昏,朝鲜族人们才陆续告别。

朝鲜族回甲节和归婚节

        为诞生60周年的朝鲜族老人和结婚60周年的夫妇而举行的纪念日,也属于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届时,儿女、亲友、邻里都要向老人祝福,共庆美好的生活,享受美好的人间岁月。

朝鲜族族称

        在中国的古文献中,“朝鲜”一词始见于《管子》、《山海经》等书。《管子·撰度·轻重甲》中有“发朝鲜之文皮”、“发朝鲜不朝”、“八千里之发朝鲜”等句。《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有“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等记载。后来,在《方言》、《尚书大传》、《淮南子》、《史记》、《汉书》、《魏略》等历史文献中,有关“朝鲜”一词的记载屡见不鲜。

        朝鲜族从朝鲜半岛迁人东北时,就带来了“朝鲜”这一族称。为何以“朝鲜”作为族称?对此古今中外的学者曾有过多种解释,众说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说法:

        朝鲜族因水得名说。如《史记·朝鲜列传》说:“朝音潮,直骄反,鲜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类似的说法有,乐浪朝鲜取名于湿水、例水、潮水、沌水等。

        朝鲜族因山得名说。认为“朝”代表东方,“鲜”代表鲜卑山,“朝鲜”即为鲜卑山之东。

        朝鲜族因字音得名说。认为“朝鲜”与“息慎”、“肃慎”、“珠申”、“女真”、“朱里真”等都是同音词的汉字异写。《管子》中的“发朝鲜”与《大戴礼记》中的“发息慎”,指的是同一民族。

        朝鲜族因图腾得名说。认为:“古朝鲜族的氏族图腾是源于水族生物,如同高句丽的祖先有蛙一样,是六畜图腾的氏族与水族图腾相融合的缘故。据《说文解字》讲:‘鲜,鱼名,出貉国。'也可以说,古朝鲜即鲜族,鱼图腾。”

        朝鲜族因朝阳得名说。认为朝鲜“东表日出之地”,“早明朝鲜之谓也。”“朝鲜之称,古人以为地近场谷故曰朝,出日先明故曰鲜。”“朝鲜族的族称源于古朝鲜族,意为朝阳鲜艳的地方。古朝鲜族的名称始见于商、周时期,汉灭古朝鲜后,古朝鲜的名称绝于史书,直至1392年李成桂灭高丽而建李氏朝鲜时,‘朝鲜’一词始复,并沿用至今。”“古朝鲜族以日为图腾”。

        在众多的朝鲜族称的释说中,以“朝阳”而得名的说法较为广泛。

朝鲜族服饰

        朝鲜族素有喜着白衣的习俗,故有“白衣民族”之称。据《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被发。”又据《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白民之国……白民销姓。”古时销通消,高句丽以消奴部为王,其他部落系消奴部分出。可见,朝鲜族喜着白衣的习俗源远流长。

        朝鲜族男子上衣短小,外加绸缎坎肩。裤子宽松肥大,外出时穿上斜襟长袍,头戴礼帽。朝鲜族妇女上身穿短至胸际的灯笼袖上衣,下身穿裙子。裙子的种类很多,有筒裙、缠裙、长裙、短裙。一般朝鲜族老年妇女爱穿长至脚面的长裙,并习惯用白布包头。冬天穿毛里绸面坎肩,显得稳重。中年妇女穿稍短一点的裙子,显得庄重大方。女孩则穿刚过膝的短裙,显得生动活泼。朝鲜族儿童的服饰艳丽多彩,一般用七彩缎缝制。女孩穿裙子,男孩穿短上衣、坎肩、长裤。朝鲜族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用“七彩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美丽、幸福。

朝鲜族有哪些风俗和文化特点

       朝鲜族的风俗特点包括:服饰着装、住房特色和饮食习惯等。

       1、服饰着装

       在服饰中最具特色并至今仍为人们所喜欢的要数女装。朝鲜族女装分上、下装,上装“则羔利”(短衫)多用色彩明快、花纹漂亮的绸缎或纱类缝制,衣襟很短,只及胸部,袖口略瘦,不用纽扣。下装为宽松式的彩色高腰长裙,它裹在两三层内衣外,使之更加合身,穿法是先穿裙后穿短衫。

       与这种服饰相协调,习惯上多穿白色或天蓝色的船型勾鼻胶鞋,这与服饰形成一体,显示出曲线美。这种打扮,如今只能在各种喜庆节日、盛会中所见。

       2、住房特色

       房屋一般建在沿山的平川地带,房屋正面朝阳,依山傍水,保持朴素洁净,尽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草房或瓦房,屋顶多为四面斜坡,房屋间数多,除灶间、牛房、碓房等房间外,其他全部为起居室。房屋的门窗不分,房间与屋外、房间与房间之间都以滑动拉门隔开,拉即是通行的门,关则是窗或间隔,所以屋内敞亮,通风良好,出入方便。

       3、饮食习惯

       一般地说,朝鲜族喜欢吃狗肉。其中,狗肉汤很有特色。做汤时狗肉必须煮烂,吃时还要放点野香菜、辣椒油、花椒面、盐和酱油做的佐料等。

       朝鲜族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吃狗肉汤,但吃狗肉有一禁忌,即逢年过节、操办婚丧事或搬家时不吃狗肉。烤肉也是朝鲜族喜爱的一种美味佳肴。朝鲜族烤肉一般使用牛肉、猪肉等,尤其喜欢烤牛肉。除了烤牛肉,鱼片、鸡肉片等也可以烤着吃,如今烤肉店里还备有鱿鱼、明太鱼等海产品和土豆片等。

朝鲜族的分布范围:

       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朝鲜族总人口为1702479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东北三省,集中居住于图们江、鸭绿江、牡丹江、松花江及辽河、浑河等流域。其中,吉林省朝鲜族人口为114.5万人,黑龙江省为38.8万人,辽宁省为24.1万人。此外,还有14.8万多朝鲜族散杂居于北京、山东、内蒙古、河北、天津等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朝鲜族人口由传统居住地东北三省迁往京津地区、黄河下游、长江下游、珠江下游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下辖延吉、图们、龙井和龙、珲春、敦化六市及安图、汪清二县,全州面积4.27万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1/4。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是朝鲜族另一个民族自治地方。

朝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朝鲜族日常生活中非常讲究礼节,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称。在朝鲜族,讲究长幼身份、尊敬年长者的风俗之中包含着许多礼节,你了解多少关于朝鲜族的礼仪文化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的日常礼仪以及禁忌,希望你会喜欢!

       朝鲜族的日常礼仪

       说话礼仪:朝鲜族讲究夫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人们非常鄙视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在与人交往时,特别注意用语。朝鲜语有三种阶称,即“尊敬阶”、“对等阶”、“谦卑阶”,以不同的语法格式,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对长辈一定要操“尊敬阶”,妻子对丈夫一般也用尊称,兄弟姐妹之间,弟弟妹妹对兄姊也要用敬称,而不能直呼名字。平辈之间初见,也要用敬语,并说些客气话,以示文雅、有礼;否则就是失礼,被视为无教养,家长也会受到非议。

       走路礼仪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如果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需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必须恭顺地敬礼、问安,并且让路以至目送

       用餐礼仪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生活在朝鲜族当中,处处都能体现对长辈的尊重。如平日饮食,老年人不同晚辈同席,而要在单独房间的小方桌上进食。

       晚辈若被允许同长辈同席,也不能当着长辈面饮酒;若要饮酒,也须转过身去饮用。在酒席上,要按年龄辈分依次就座、斟酒。只有长者举杯后,其余人才可以依次举杯。

       晚辈不得在长辈面前吸烟,不准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同长辈对火。老人或长者外出,全家要鞠躬礼送;老人在吃饭时未归,全家要等老人归来方能进餐;遇有佳味,亦须在老人尝用过后,家人才可享用。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

       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朝鲜族的习俗禁忌

       韩国人珍爱白色。国花是木槿花,松树为国树,喜雀为国鸟,老虎为国兽。忌讳数字是"4"和"13",在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相似的"私""师""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赠送礼品时,最好选择是鲜花、酒类和工艺品。最好不是日本货。

       韩国有男尊女卑的讲究,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坐下时,女人要主动坐在男子的后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声谈论。

       朝鲜族的饮食习惯

       朝鲜族居住于北方,又多从事水稻生产,直接影响其主食习惯的形成。在朝鲜族传统饮食中,稻谷类和蔬菜为基本饮食,菜肴通常以辣为特征。在日常饮食中,一般以米饭为主食,以菜汤为副食,兼备各种风味小菜。朝鲜族历来以素食为主,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其饮食特点可以概括为辛辣、爽凉、清淡。

       朝鲜族风味小菜很有特点,以腌、拌为主要形式,尤其著名的是腌小菜,这是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朝鲜族很讲究腌,各家为腌小菜都备有大小不同的坛缸,腌菜有白菜、萝卜、缨菜、黄瓜、茄子、大头菜等,其中以辣白菜最为有名。每到秋季,朝鲜族妇女都会忙于腌白菜,这已成为朝鲜族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除了腌菜以外,拌菜也是朝鲜族喜欢的菜肴之一,其种类甚多。朝鲜族善于用各种山菜、海产品诸如桔梗、沙参、蕨菜、野芹菜、海白菜、海菠菜和小鱼、蛎贝类等做拌菜。这种生拌菜在酒席上颇受欢迎,特别是生拌牛肉、生拌牛百叶更是传统酒席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一般地说,朝鲜族喜欢吃狗肉。其中,狗肉汤很有特色。做汤时

       狗肉必须煮烂,吃时还要放点野香菜、辣椒油、花椒面、盐和酱油做的佐料等。盛夏喝一大碗狗肉汤,冒一身汗,就感觉全身舒服,精神爽快。狗肉汤滋补身体,驱热防暑,故有“三伏天喝狗肉汤,胜过人参鹿茸”之说,因而狗肉汤亦称“补身汤”。现在朝鲜族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吃狗肉汤,但吃狗肉有一禁忌,即逢年过节、操办婚丧事或搬家时不吃狗肉。

       烤肉也是朝鲜族喜爱的一种美味佳肴。朝鲜族烤肉一般使用牛肉、猪肉等,尤其喜欢烤牛肉。除了烤牛肉,鱼片、鸡肉片等也可以烤着吃,如今烤肉店里还备有鱿鱼、明太鱼等海产品和土豆片等。

       冷食类主食中,最受朝鲜族欢迎的食品当属冷面。冷面是用荞麦面、小麦面、淀粉等为料,用压面机(过去是木制压面机由人压)压成的。冷面非常讲究汤的味道,故有“十分汤,三分面”的说法。汤有肉汤、豆汁汤、泡菜汤等,最上等的冷面汤要算用野鸡或牛肉熬的汤。佐料有牛肉片或鸡肉丝、苹果片、鸡蛋丝、芝麻、香油、辣椒面、青酱、醋、味素等。冷面具有甜中带酸、香里透辣、凉爽开胃的特点,因此不分春夏秋冬,朝鲜族男女老少都爱吃。

       在朝鲜族饮食中还有许多特别食品,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用米面做的各种糕类,其种类达30多种,主要在逢年过节或举行各种仪式时食用

谁能介绍朝鲜的一些习俗和生活习惯及国家情况?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谢谢,你告诉我。

        解析:

        1.水田文化

        朝鲜族进入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代。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加之封建王朝的暴政统治,使朝鲜半岛农民生活在艰难竭蹶之中。为了生存,他们被迫跨过鸭绿江、图们江,到地广人稀且统治阶级鞭长莫及的中国边境地带寻找生路,垦殖拓荒。1876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陆续侵入朝鲜,直到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血腥的屠杀和大肆的掠抢,也加剧了朝鲜边民向中国的流入。从19世纪中叶起,开始有较多的朝鲜族人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到1945年以前,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已达170万多人。在这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朝鲜族人民为中国东北大地的开发垦殖、繁荣发展,为中国革命事业,都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值得提及的是,朝鲜族是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始作俑者,也是农业文明的早期传播者。

        产生于水田劳动的“水田文化”,曾经和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朝鲜族,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取向和价值评判发生着重要影响水田作业,在工艺流程上要求整体的协调性和局部的相互配合,因此,天然地具有显著的联合劳动色彩。即便是一个能耐很大的人,也很难自成体系地筑坝蓄水,开渠引流。也许,正是这种劳动方式内在的关联度,使朝鲜族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特别富有组织与合作的意识。他们往往习惯在组织的系统中发挥个人的作用,实现个人的劳动价值。这也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前,朝鲜族生产队的经营状况,普遍好于汉族生产队的一个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水田劳动的另一个特性是劳动过程中的快节奏。不管你主观上愿不愿意,赤腿弯腰在冰凉的泥水中劳动,都不可能让你在四平八稳、慢慢腾腾中去体味一种劳动的享受,明智的抉择是速战速决。这种劳动节奏也影响到其它方面。朝鲜族铲地、盖房子或干其它农活儿,一般都“干起来一溜风”,把一件事痛快干完了,聚到一块去喝酒跳舞,亦不乏酣畅淋漓。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大潮中,朝鲜族经商做买卖或者去出力打工,对那种日积月累,节奏慢、效益低的项目,一般是不怎么青睐的。

        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组织合作意识,随着时光的演进,已逐渐积淀成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朝鲜族参与集体和社会事务的热情普遍较高,凡是需要“组织起来干”或“在组织里干”的事情,一般都干得挺好。翻开东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史料浏览一遍,你就会发现,就是这个跨界而来的民族的英雄儿女,对 *** 的召唤一呼百应,一批又一批的主动参军参战。据统计,“三大战争”中牺牲的朝鲜族烈士仅延边地区就有13048人,占该地区烈士总数的97%以上。这正是朝鲜族人民为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尊严,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最生动的历史写照。

        众所周知,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演员跳独舞不见得比别人多么出色,然而,若是排练集体舞、团体操,特别是大型的集体表演,他们的组织协调天才,立刻就会大放光彩。其组织协调的水平和表演的精湛程度,在全世界都堪称一流。

        2.走动特性

        朝鲜族不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但他们似乎天然就具有“走”的意识。这也许与他们原本就是跨江而走来的历史出处有一点渊源。早些年,在村屯里居住的朝鲜族农民,就有在一个村里也经常换房搬家的习惯。本来在村东住得好好的,不知什么原因,忽然就拔寨起营,搬到西头去了。再过两年,可能又会搬迁到南头或北头去。弄得同村居住的汉族老乡目瞪口呆:他们怎么拿搬家当儿戏,说搬就搬呢?

        其实,朝鲜族走动迁移的特性,决不仅表现在小小的村屯里。他们跨江而来的初期,绝大多数落脚在荒野山村的沟沟岔岔之中。后来,他们渐渐地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基本上走向了平原地区。原因无外乎两条:一是那里水田面积大,更适合于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技能;二是那里距离现代文明稍稍近点,物质文化生活相对好一些,特别是因为那里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学堂,更便于子女去接受知识的熏陶。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人员流动成为一道时代的风景线,这一波走动可谓是大潮汹涌,行色匆匆。 朝鲜族是中国各民族中最快、最好地抓住和利用了这一改变自身命运的机遇之一。他们走的是那么决然、潇洒。虽然也有“牵衣拦道顿足哭”的惜别场面,但最终还是一批接一批地走出去了。奇怪的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随波逐流地加入到人头攒动的“民工潮”大军中去。因为,那是一种所获不丰的低效率流转,那不符合朝鲜族的价值标准。在国内,他们先是走向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威海、烟台等几个发展较快,充满机会的城市。很快地。便开始大举地向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进军。准确的人数已经无法统计。据权威人士估算,改革开放以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至少也有超过30万人次出过国。或是短期访问,或是倒包贸易,或是长期打工,总之,这个队伍热闹得很。1995年以来,每年通过官方银行汇回来的外汇,都在1亿美元以上。

        3.生活个性

        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生活个性和风俗习惯,这些正构成五彩缤纷的多民族大家庭瑰丽的色彩。朝鲜族也是一个极具生活个性的民族。

        朝鲜族人一般不怎么打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翻开各级法庭、法院的卷宗,朝鲜族当事人的民事案件确实十分稀少。当然,刑事案件另当别论。不打民事官司,并不说明这个民族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意识,而是他们民族内部有一种自我化解矛盾和纠纷的隐性机制。朝鲜族是一个性格直率、性情急火的民族,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自然不少,也有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但他们很少告到官府去解决这类事。今天打完了,明天双方到一块,喝一顿酒,往往也就烟消云散了。

        朝鲜族敬老爱幼已是闻名天下的一种美德。不知世人还有哪一个族群能把“儿童节”和“老人节”过得像朝鲜族那样惊天动地,无以复加的隆重、热烈、欢快。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六一”儿童节是个“大节”。这一天是全州人民共同的节日。

        少年宫里,公园的林荫草地上,山边小溪的河滩上,到处都是身穿节日盛装的人群。即使这一天不是“双休日”,各级领导和全体人民也都约定俗成地视之为休息日。在其乐融融的亲和氛围中,孩子们得到极大的欢乐,成年人们则再次品味和憧憬着希望的甘甜。朝鲜族老人过“花甲”,绝对是世界上最为隆重的人生庆典。每次参加这样的仪式,看到老人们接受晚辈的跪拜,畅饮着晚辈敬献的米酒,陶醉在欢歌笑语的喜庆氛围中,看着老人那种安详、那种满足,那种带着泪花的微笑,使人油然而生一种庄重和对人生的感悟。这种仪式其实是代表着一种肯定、一种收获和一种从血液中突涌出来的报恩之情。

        饮食文化一般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特性和生活质量,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有其一枝独秀的鲜明特色。朝鲜族的“汤文化”堪称世界一绝,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能把“汤文化”发挥得像朝鲜族那样淋漓尽致。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喜庆节日,还是日常生活,他们都对汤情有独钟,须臾不能离开。狗肉汤、牛肉汤、猪肉汤、河鱼汤、海菜汤、豆腐汤、饼汤、冷面汤、酱汤……仅仅是酱汤,又可以因所用酱的品种不同而分为若干种。朝鲜族喜欢把饭泡到汤里吃。在朝鲜族家里做客,碗里、盆里出现剩饭是很正常的事,但一般汤是不能剩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朝鲜族的生活中要是没有了汤,尤其是酱汤,差不多就像没有太阳一样地令人不可忍受。“狗肉汤”是朝鲜族“汤文化”的集大成之代表性作品。朝鲜族医学认为,狗 *** 有温中补肾、养颜美容、强身健体之功效,尤其在酷热难当的伏天食之,更能收到美妙之效果。朝鲜族款待客人,奉上一桌狗肉宴席,是一种较高的礼遇。过去生活困难时期,杀一条狗实属不易,往往要加三四遍水,反复地煮而食之。现在,吃狗肉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据粗略统计,延边地区每年消耗的肉食狗,大概在30万条左右,而地产狗则不到10万条。所以狗贩子的足迹就踏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当然,自治州当局很重视这一“大市场、小产业”之间的矛盾,已经在卓有成效地发展肉犬养殖。

        内柔外刚的朝鲜族妇女

        阅读朝鲜族,倘不以专门的篇章来说一说朝鲜族女性,那未免就是忽略了美丽华章的精彩部分。朝鲜族女性除具有人类女性共有的一般特点之外,至少有三种光彩熠熠的优秀品性。

        一是温柔贤惠。“女人是水做的”,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可能赋予了女性柔情似水的温顺天性,因此,世界上无论哪一个民族都视温柔贤惠为女性应具有的基本特征。但事实上去未必都是那样。奥尔布莱特作为一名女性可能也有点女人固有的品性,但看她在科索沃战争期间的刚愎、凶狠、残暴,使人在她身上再也见不到女性温柔的蛛丝马迹。朝鲜族女性温柔贤惠,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之中。她们对长辈,无论是亲生父母,还是对公公、婆婆,都发自内心地恭敬、孝顺。在她们心中,那就是上帝的化身,必须悉心照料,而不可有半点违逆的。在朝鲜族中,“婆媳不和”简直就是人神共愤的奇耻大辱。倘哪位女子对公婆不敬,走到大街上都会被人指指点点。据说就连她做出来的大酱,都会因其品行不正而变味的。作为妻子的朝鲜族女性,更把丈夫看得比自己重要十倍以上。在她们心中,那是太阳的化身。在她们眼里,丈夫永远是正确的。喝酒那是豪气,吸烟那是潇洒,打架那是勇敢,打老婆,也是爱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在与丈夫共同生活中,虽然她们实际上已经没有了自我,但她们就是心甘情愿。当然,这种极度的温柔,从一个角度上也助长了本来就严重存在的大男子主义气焰。随着时代的发展,朝鲜族女性这种盲目顺从的表现,已开始发生了变化。作为母亲的朝鲜族女性,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之 一。她们对儿女的悉心呵护,是无与伦比的。有一位朝鲜族妇女,她丈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了。当时,她怀孕在身,生下这遗腹子以后,她以超人的毅力独撑着家庭生活的大厦,既要伺候尚且在世的老人,又要照顾幼小的女儿,还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如今,女儿早已大学毕业,在社会上做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而这位老妈妈去已永远安睡在印刻着她全部人生轨迹的小山村里。上述故事,在朝鲜族当中,并不具有特别典型的意义,因为,在这个民族中,这样的故事太多,太普遍。

        二是特别地能吃苦耐劳。朝鲜族是以水田劳动为主的,而水田劳动的许多精细的项目,如拔苗、插秧等,恰好更能发挥女性精心细腻的特点。因此,在水田劳动中,她们往往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男人扛着铁锹牵着牛,挖挖水沟整整地,说是一种“技术性”劳动,而许多繁重艰苦的活计却留给了妇女。妇女们不仅无一例外地要下地干活,而且还要把一日三餐准备得好好的。收工回家,丈夫双腿一盘,坐在炕上抽着烟,等着妻子把饭菜做好端上来,而妻子们进家后一般都直奔厨房去了。劳累了一天之后的夜晚,女人们还要准备明天的食物,还要脚踏纺车、打草绳,织草帘。在朝鲜族聚居的村屯里,我们看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们,很少有腰杆挺直的。看着那苍苍白发和弯曲的腰背,使人自然地想到,是一生辛勤劳作(而且这种劳作在方式上大多是需要弯腰进行的)的艰辛,使她们透支了自己的健康,由此,也使人对其增加了几分敬重。延边地区的对外开放,也是朝鲜族妇女充当了急先锋的。她们背着重重的行包,到邻国去搞交换,做生意,异国他乡的坎坷路途上,不知洒下了她们多少泪水和汗水。

        三是外柔内刚,富有牺牲精神。这已被无数的巾帼英雄的事迹所证明。温柔极致在特定的环境下就会升华至勇敢无比。真正的温柔决不是懦弱的代名词,它必然是建立在绝顶的刚强之上的。人们熟知的抗联女战士“八女投江”的英勇壮举,其中就有李风善、安顺福两位朝鲜族女战士。1934年3月21日, *** 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同志在吉林省汪清县一个山沟里开会时,突然被敌人包围。突围中,童长荣腹部中弹,朝鲜族女战士崔今淑放弃自己逃生的机会,背着身负重伤的特委书记,边打边走,终于弹尽力竭,两人一同英勇就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农业银行女职工白花子,在持刀歹徒抢劫银行财产时,奋不顾身地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保住了国家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朝鲜族英雄女杰的故事,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中国著

        名诗人贺敬之到延边考察,看到和听到朝鲜族人民富于牺牲精神的事迹,心灵为之震撼,随手写下了“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诗句。姹紫嫣红、迎春怒放的金达莱,正象征着朝鲜族女性美好的情操和坚毅的品格。

        (摘自“跨入21世纪的中国朝鲜族”作者:王晓东)

        朝鲜族习俗

        1.白衣

        朝鲜族喜爱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2.儿童七色衣

        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

        3.还甲和进甲

        朝鲜族有古老的“还甲”、“进甲”祝寿仪式。“还甲”是庆60周岁,“进甲”是庆61周岁。祝寿仪式隆重而独具风格。

        4.摔跤

        摔跤是朝鲜族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端阳节或州庆日“9.3”进行。每到那时,摔跤强手争标夺魁,竞争非常激烈。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

        5.荡秋千

        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的运动项目。一到端阳节或农闲时期,朝鲜族妇女们便穿着节日的盛装去参加秋千比赛。比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荡起的高度,另一种是比踢铃的次数,即比耐力。

        6.跳板

        跳板也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比赛时,两个人分别站在一条五米长跳板的两端,一端的人先跳起后,凭借下降的力量猛踩跳板,将另一端的人反弹起来,被弹起的人下落时又将对方弹起。强手弹起时能有两三米高,还能做多种精彩动作。

        7.九.三节

        1952年9月3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之日,每年这一天,延边各族人民都有庆祝活动,久而久之已成为全民的一个节日。

        8.老人节

        延边确定老人比全国早10年。那是1984年,在朝鲜族人口占85%的延边龙井市东盛涌乡,老年人想给自己定个节日,经大家商讨,因8月15日是一年的成熟期,又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便把这一天定为他们的节日。1986年,延边州委向全州推广,遂成为全州老年人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儿女们前来祝寿,老人们欢歌起舞。

        9.“六一”节

        “六一”是国际儿童节,但在延边已演化成全民的节日。在这里,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动当成一项重大的爱幼活动。“六一”这一天,往往万人空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进行游园活动。居住在延边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受其感染,纷纷参加进来。

        朝鲜族饮食

        1.咸菜

        咸菜是朝鲜族喜爱的倚仗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萝卜、黄瓜、芹菜等为原料,洗净后切成段、块、丝,用盐卤上,然后再拌以芝麻、蒜泥、姜丝、辣椒面等多种调味品,吃起来咸谈适中,清脆爽口。

        2.泡菜

        也叫辣白菜,朝鲜语叫“吉木其”,是朝鲜族饮食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泡菜一年四季皆可制作。选上好的白菜(包心的为好)、萝卜、黄瓜等新鲜蔬菜,放在谈盐水中发酵,然后加入辣椒、姜末儿、白皮蒜、香菜籽等调料,数日后即可食用。

        3.打糕

        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食用时切成块,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历来,朝鲜族把打糕作为上等美味,每逢年节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贵宾时,都要做打糕。

        4.冷面

        延边朝鲜族喜吃冷面。冷面现今在国内很有名气。冷面的主料是白面、荞麦面和淀粉。做时,先把和好的面用机械压入锅中,煮熟后捞出,用冷水前去冷却。然后加牛肉汤或者鸡肉汤,配以泡菜、辣椒、牛肉片、鸡肉丸子、苹果片、鸡蛋等佐料,即可食用。

        朝鲜族过去在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说是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就会长寿。现在一年四季都喜欢吃。

        5.狗肉汤

        狗肉是朝鲜族喜欢吃的肉食之一。一般喜欢熬汤,多在三伏天吃,认为热天吃了能滋补身体。现在一年四季都经常吃,但婚丧及佳节忌食狗肉。

        朝鲜族代表性民族舞蹈简介

        1.长鼓舞:

        长鼓舞是朝鲜族代表性舞蹈之一,脱胎于传统的“农乐舞”,长鼓舞作为民间打击乐器,在农乐舞队里由长鼓手击打,起伴奏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当情绪高昂时,长鼓手常常随众人一起翩翩起舞,因其前身挎着长鼓,故在起舞时侧重于击鼓的形体动作,逐步创作出挎跳“大蹦子”等技巧,由此而被称为“长鼓演戏”。后经历代艺人创造丰富,长鼓舞便在二十世纪初期,以独立的表演形态从农乐舞里脱颖而出。

        每逢佳节之日,民间常出现跳长鼓者,深受群众欢迎,延边歌舞团从50年代初起将长鼓舞搬上舞台,从而扩大了长鼓舞的影响,60年代又在独舞的基础上,创作出长鼓的群舞表演。

        长鼓舞不仅鼓技惊人,花样翻新,亦在于表达喜悦,欢快的情绪,以优美的舞姿和娴熟的鼓技给予美好的艺术享受。

        2.顶水舞:

        顶水舞因舞者头顶水罐起舞而得名,是朝鲜族女性表演的传统舞蹈。

        朝鲜族妇女习惯用头部顶着器物行走。在插秧、锄草季节,妇女们常头顶水罐将饮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间地头。顶水舞即在这种生活习俗基础上形成,而且一经形成,便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50年代初期,顶水舞在延边各地随处可见,成为当地群众性最广泛的民间舞蹈之一。

        舞者顶的水罐,原是生活中的实物,后来为了便于起舞,多用纸糊的罐型道具,在表层上绘以漂亮的花纹,轻巧别致。随着道具的变化,舞蹈动作也相应发展。顶水舞以“挫垫步”、“踏波步”、“碎步”为基本步伐,主要动作有“甜泉舀水”、“玉指弹珠”等。舞蹈通过模拟顶罐行进中的各种生活动作,抒发欢乐喜悦的内心感情,舞姿轻松优美。

        3.农乐舞:

        农乐舞是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历史悠久,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源于农业生产的丰收及劳动,体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多在节日和喜庆佳节,由农民高举上书“农者天下之大本”的旗帜,手持各种乐器和道具欢歌起舞。

        从高丽国时期,每逢农历正月初一、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插、夏锄、秋收季节,农民在田间地头自娱,借以抒发欢乐情感,鼓舞生产斗志,表达渴望丰收的心愿,称为“农乐游戏”,后来遂以“农乐”命名成为民俗歌舞。50年代初起延边歌舞团把农乐舞搬上舞台,成了该团的压轴节目。

        农乐舞表演主要由“手鼓舞”和“甩象帽”组成。手鼓舞分有柄和无柄两种,动作极为丰富,基本技法是“跑步拉弓”,出自狩猎时以箭瞄准猎物的模仿动作。

        甩象帽,属于独特的技巧表演,舞者以颈项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使所戴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似车轮飞转般在舞者的头部和身体前、后、左、右画出种种光辉耀眼的美好彩环。

        象帽以飘带的长度分大、中、小三种,长者达12米,短者仅1.5米,介于中间者为中象帽;甩象帽动作花样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抖露珠象”等,能够边甩边跳跃,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伏身甩象”等高难动作。

        4.扇子舞:

        扇子舞起源于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十五世纪后期,由流浪艺人组成的以卖艺为生的组织,为谋求生存,常在村落里进行各种表演,内含“绳上杂技”、“地面技艺”等,称为“歌舞百戏”,其中常有扇子舞蹈。

        扇子舞由女子表演,通过舞动扇子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动作舒展大方,舞动扇子与执扇造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舒缓的节奏中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受,在轻快的节奏中则显得欢快活泼

朝鲜族风俗

       谁能介绍朝鲜的一些习俗和生活习惯及国家情况?

        简介: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DPRK)、北朝鲜,是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国家。成立于1948年9月9日,首都平壤。南部与韩国以三八线非军事区分隔,北部隔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俄罗斯接壤,西临黄海,东临日本海,全国地形多山,森林覆盖率较高。朝鲜由朝鲜劳动党执政,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58年朝鲜宣布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70年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91年9月17日同韩国一道加 *** 合国。

        剩下的你可以参考百度百科。

中秋节习俗作文 不写事,介绍习俗和生活习惯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秋节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有什么习俗和生活习惯?

        *** 风俗

        1、成丁礼:

        藏族女子至十六七岁便要择吉日举行成丁礼仪式。这天家长要请一位生年属相好、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同龄女性,给姑娘梳两条辫子(卫藏地区的 *** 都梳一条辫子,成年后就改梳两条辫子,带"邦典",表示到了成婚年龄),戴上"巴珠"头饰,围上"邦典"彩裙,然后由父母、亲友及来宾向姑娘献哈达表示祝贺。仪式结束后,姑娘在三四位亲友陪同下,前往寺庙朝佛,回来后摆宴招待亲友来宾。成丁礼之后,姑娘就可心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并可行婚嫁之事。

       

        2、婚俗:

        一夫一妻制是藏族主要的家庭形式。 *** 在民主改革前经济落后,为防止财产分散,曾存在过一妻多夫、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等婚姻现象。一夫多妻制的情况多发生在上层家庭,即领主、土司通过联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藏传佛教中的黄教严禁僧人娶妻,而其余各派的僧人则可以结婚。

        藏族婚礼仪式独具特色。婚日一早,鸡刚叫头遍,新朗家的舅舅及亲友数人至女方爱迎亲,新娘由亲戚女伴陪送。男家村邻每家赠送一桶清水,从门前依次排成长龙,最末一只桶旁,男方主人放置若干茶包,茶新娘下马踏用,以此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富足。新娘下马后,由送亲人在每个桶上放一条哈达以示对村邻的感谢。新娘进门前,男方亲友用柏树枝蘸水扬洒,有时还撒麦子,据说可祛魔除邪。入室后,新郎家长向新娘捧敬一碗牛奶,祝他们爱情真挚纯洁。主婚人将一条哈达抛挂中柱,讨求吉样。继而由主婚人念颂词向新人祝福,然后众人庆贺嬉闹,尽歌酣舞。新人床上铺一洁白毡子,上用青稞、小麦画上吉祥图案。新娘在男家住一日或三日后返回,有的地方新娘要数月后才到男家,开始夫妻生活。

        3、名字:

        藏族名字有名无姓,一般有男女性别之分,通常是两字或四字。名字多取自佛教经典,故重名的人较多,但可在名字前加上大、小、本人的特征、出生地、居住地或本人职业等以示区分。

        婴儿出生后,父母请喇嘛为之行命名礼。喇嘛取名多源于佛经,并且选的是含有"美"与"福"的字眼,如扎西彭措(扎西意为吉祥,彭措意为长寿)、晋美才仁(晋美意为无畏,才仁意为长寿),等等。

        4、丧葬

        藏族的葬仪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复合葬等六种。

        5、生育

        藏族小孩生下来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携青稞酒、酥油茶、小孩衣物等前来祝贺,并举行旁色仪式(旁色,藏语意为清除晦气)。旁色是吐蕃时期留下来的古老仪式。这天早上,人们在生了小孩的人家门口放一堆小石子,生的是男孩,便堆上白垩小石子;生的是女孩,什么石子都可以,并在石堆旁燃烧松柏香枝。前来祝贺的人们,首先在石堆和香堆上糌粑面,然后再进入主人家门。

        孩子满月之后,便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这天,母子(女)俩都换上新装,由亲人陪着(陪同的人也穿新衣裳)出门,首先到寺庙朝佛经 *** 人到大昭寺),祈求菩萨保佑新生儿长寿,在世上少受灾难。然后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多选择有福气的人家,以期孩子将来也能建成幸福家庭。孩子第一次出门时,人们往往在其鼻尖上擦一点锅底,意思是使婴儿出门时不被魔鬼发觉。

求有关介绍国外民俗和生活习惯的网站

        你现在已经在了,其实别的网站也是在这摘走的

朝鲜 韩国生活文化习惯的介绍!

        韩国:

        韩国太极旗

        太极旗是朝鲜王朝后期制定的国旗,以其中央的太极圈命名。太极圈均分为二,十分对称。

        上面的红色部分代表阳,下面的蓝色部分代表阴,是古代宇宙的象征,是相互对立而又达到了完美的和谐与平衡的两种伟大宇宙力量的象征: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男与女,热与冷,正与负等等。

        旗角上的卦符也有对立和均衡的意义。三条整杠代表天,与之相对的三条断杠代表地,左下角两条整杠夹一断杠象征火,斜角相对的符号象征水。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结和他们热爱和平的精神。整个国旗象征着韩国人民永远与宇宙协调发展的理想。

        韩国文化生活习惯

        家庭生活

        韩国的传统家庭通常是一家3~4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因为喜欢家族人丁旺盛是当时韩国的风俗习惯。但伴随着20世纪6、70年代产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及人口控制政策的确立,大家族式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到1980年,平均每户人家的子女数减少为1 人或2人。 但重男轻女的思想至今仍有迹可寻,如长男为重、儿子为重。为了破除这种思想, *** 立法规定男女在遗产继承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如今的韩国年轻人几乎都从大家族的制度下解放出来,单独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现在韩国的家庭形态主要是以夫妇为中心的小家庭。

        姓名

        韩国人的姓氏以金(21%)、李(14%)、朴(8%)、崔、郑、张、韩、林为最,姓名多由姓氏及双音节名字构成。韩国妇女婚后并不随夫姓,但子女须随父姓。

        婚姻

        婚姻对韩国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重要仪式。虽然有统计显示近代韩国的离婚率激增,但离婚对当事人及双方各自的家人来说还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韩国现在的婚礼方式同以往有所不同: 身着白色婚纱和新娘和身着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礼厅或教堂按西方仪式举办典礼后,再转移到名为"币帛室"的房间,换上华丽的传统婚礼服饰进行传统的结婚典礼。 (币帛,可理解为韩国的一种传统,指婚礼时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长及亲戚长辈行礼的风俗,是新娘首次正式地拜见男方亲属的仪式)

        祭祖(拜祭先祖)

        在韩国人的传统信仰里,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因此,除先祖的忌辰外,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庆日,子孙后代都会通过祭拜来召唤先祖的灵魂。韩国人相信凭借这种特殊的仪式能和逝去的亲人再次相聚,并借此祈愿得到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

        暖炕(ondol)

        韩国住宅设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Ondol]式的暖炕。原本是利用厨房或屋外设置的灶坑烧柴产生的热气通过房屋面下的管道而烘暖整个房间。 [Ondol]式的暖,冬暖夏凉,有益于健康。因此现代化城市的高级公寓区或建筑中,依然使用现代化暖气设备传热的[Ondol]式的暖

        韩国饮食

        韩国历史上曾是农业国,自古就以大米为主食。现在的韩国料理包括各种蔬菜和肉类、海鲜类等,而泡菜(发酵辣白菜)、海鲜酱(腌鱼类)、大酱(发酵豆制品) 等发酵食品则成为韩国最具代表性同时也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韩国餐桌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料理一次上齐。根据传统,小菜的数量依不同档次从较低的3碟到为皇帝准备的12碟不等。而餐桌的摆放、布置也随料理的种类有很大的不同。因韩国人对形式的重视,餐桌摆设礼仪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外,同邻近的中国、日本相比,汤匙在韩国的使用频率更高,尤其当餐桌上出现汤的时候。

        Gimjang(腌泡菜)

        Gimjang指韩国冬天腌制泡菜的风俗,历经多年一直保存至今。因冬季3~4个月间,大部分蔬菜难以耕种,泡菜腌制一般都在初冬进行。

        社交礼仪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回来,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接。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计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你要离去时,主人送你到门口,甚至送到门外,然后说再见。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若有拜访必须预先约定。韩国人很重视交往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夫人很少在场。

        韩国传统服装

        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如今,大部分国民是以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春节秋夕(中秋节)等节庆日,或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jeogori)搭配优雅的长裙(chima);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daenim)缚住宽大的裤脚。上衣,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

        韩国传统住房

        传统韩式住宅从三国时期(公元前57年~668年)到朝鲜王朝(1392~1910年)后期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某些方面略加改进,以适应北部寒冷和南部温暖的不同气候。建造传统风格住宅的主要材料是泥土和木头。泥土将室内同室外的热气隔开。房顶所用黑色瓦片是用泥土做的。通常是红色。而且,韩式住宅的框架不用钉子而只靠木桩支撑而成。简单的传统住宅里有一块长方形地板,一间厨房,有一边是卧室从而形成一个 'L'形,后来又形成了'U'形或中间有一个院子的方形。上层社会的住宅由几个独立建筑物构成,一处供妇女和孩子住,一处供家庭中的男子和他们的客人使用,称作"厢房",还有一处是给佣人们的。所有这些都在一座围墙内。

        朝鲜:

        [朝鲜族]全市朝鲜族人口为49588人,占全市少数民族的19.67%。

        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入的跨界民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朝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其语系尚未定论。

        朝鲜族的饮食主要以米饭为主食,以汤、酱、咸菜和其他泡菜为副食,具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米饭多为大米饭,也有大米和小米混做的二米饭 ,还有五谷饭等。

        汤是家常便饭必不可少的,素有"宁无菜肴也要有汤"之说,其中最受青睐的是大酱素菜汤。用大豆酿制而成的大酱,是朝鲜族的主要传统食品,用它可熬制酱油,还可以把它加工成辣椒酱。

        用辣椒酱可制成多种可口的咸菜。咸菜是朝鲜族喜爱的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 萝卜、黄瓜、芹菜等为原料,洗净后切成段、块、丝,用盐囟上,然后 再拌以芝麻、蒜泥、姜丝、辣椒面等多种调味品,吃起来清脆爽口,咸淡适中,辣呼呼,麻酥酥,别有一番滋味儿。它以原料充足、制作简单 、可伴酒、可下饭、价廉物美等特点而十分走俏,已成为风靡东北、打入关内的风味小吃。泡菜也叫辣白菜,朝鲜语叫"吉木其",是朝鲜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和大酱汤一样,朝鲜族人民顿顿餐餐几乎离不了它。另外,萝卜、辣椒、黄瓜、豆芽等也都可以腌成美味可口的泡菜。

        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的特制饮食主要有冷面、打糕、松饼等主食。朝鲜族冷面以它独特的风味闻名中外。这种冷面把荞麦粉、面粉和淀粉等掺和压制成面条,加以牛肉汤或鸡肉汤,然后在面条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鸡蛋、苹果片、香油等调料。过去,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惯,说是这一天吃了冷面,就会长命百岁,因而又得名为"长寿面"。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的,食用时切成块,沾上豆面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因此,朝鲜族历来把打糕当作上等美味,每逢年过节或婚姻佳日及迎待贵宾时,都要做上打糕摆上餐桌。松饼是用蒸熟的米面擀出小面片,然后把小豆、豌豆、芝麻、枣、糖等馅象包饺子一样包制而成,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在肉食品中,朝鲜族最喜欢吃牛肉和狗肉。狗肉汤不仅是香辣可口的"诱人汤",而且是滋补身体的"营养汤"。每当贵客来临或喜庆的日子(婚丧不杀狗),朝鲜族都要在家里摆"狗肉宴"。

        朝鲜族服饰:自古以来,朝鲜族便以素服为主要服饰,故有“白衣民族”之美称。不论男女长幼均以白色面料为主制作各式各样的服装。劳动妇女以穿着筒裙为美,年轻妇女则穿着质地华贵、色彩艳丽的长衣裙,幼儿衣裙的袖口处常常配上七彩段、煞是漂亮。女装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装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改穿制服、西裤。朝鲜族妇女浣衣多在溪边。溪边的石头是天然的砧板。到溪边洗衣的妇女,头顶洗衣盆,手拿棒槌,从春到秋不间断,在清澈的溪流边,婆娑的重柳下,棒槌声和谈笑声此起彼伏,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朝鲜族住房:朝鲜族住房十分考究,传统住房多为木制圆房顶,室内2/3为火炕,辟为三、四小间。室内宽敞整洁,餐具摆放整齐,房屋墙体多为粉刷白灰,十分洁白。

        朝鲜族礼节:朝鲜族历来重视礼节,以敬老爱幼为习尚。社会交往中对长辈必用敬语,平辈初次见面,也互致问候。日常生活中,一切以老人为先、晚辈不与长辈同桌而饮,不并肩而行。尊敬师长是朝鲜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称教师为先生,视教师为尊贵宾客。

        朝鲜族各种欢庆节日 朝鲜族民间节日有“元旦”(春节)、“上元”(元宵节)、“上已”(农历的3月3日)、“寒食”(清明节)、“燃灯节”(农历4月8日)、“端午”(农历5月5日)、“流头日”(农历6月5日)、“秋夕”(仲秋节)、“重九”(农历9月9日)和“入关”“冬至”等。其中元日、上元、寒食、端午、秋夕为一大节日。朝鲜族过节,除做节日饮食外、还根据特点,组织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以此取乐。如:除夕,朝鲜族以特有的方式庆贺,亲朋欢聚一起,相互拜年,食用自制的打糕、米酒和“德固”饼汤。春节期间除唱歌跳舞外,还到田间烧火堆,以驱害虫,妇女进行跳板、荡秋千等活动;清明节上坟添土;中秋节除草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

        另有三个家庭节日,即抓周、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后两个是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有尊敬老人的传统,老人在朝鲜族内普遍地受到尊敬和优待,有着很高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他们甚至把八月十五定为"老人节"。借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之情。朝鲜族一向重视儿童,每年“六 一”节便举行盛大的欢庆活动,举家参加庆贺。朝鲜族平时也十分注重孩子们的培养,不惜花重金聘请家庭教师,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智力。

        朝鲜族的婚礼很有特色,朝鲜族的婚礼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段是在新娘家举行,第二段在新郎家举行。分别称之为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娘婚礼的当天晚上,近亲和邻里要为新娘新郎开庆祝晚会,婚礼达到 *** ,大家尽情的唱歌跳舞,一直闹到深夜才结束。

        在重大节日,朝鲜族往往举办各种多姿多彩的游艺活动。在朝鲜族的绚丽的文化遗产中,民俗游艺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其种类可达三百种之多,一些活动简便易行,老少皆宜。具有代表性的有荡秋千、跳板、摔跤、拔河等。

谁能介绍东林党的一些历史?中国和朝鲜的…

        东林党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形成了广泛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与东林党政见不合的是内阁大臣王锡爵、沈一贯和方从哲等人,他们被称为"浙党”。另外还有什么"秦党”,成员都是陕西籍的官僚,还有什么"齐党”、"楚党”、"宣党”,都是以首领的籍贯命名的。

朝鲜的习俗

        朝鲜族的礼仪比我们汉族要大的多,语言类的韩剧里面就有提到,只要是比自己年长的,都要用敬语;平时用餐坐的位置都和身份地位相对应,家人就是父母为长,其次是长子,一般女生都是靠后的,男尊女卑在鲜族家庭里非常明显。要是酒席客人就不一样了,客为先。

        餐桌吃饭用的勺子,筷子也很有讲究,比如一个汤勺,要么你只能单独用它来喝汤,要么用它来吃饭,不能掺着用,大忌!朝鲜人非常爱干净,有点小洁癖,古时候留下的传统!

        餐桌喝酒,与长辈喝酒不能面对面,要毕恭毕敬的敬酒之后侧身饮之,其实朝鲜民族的这种传统应该普及!

介绍一些比较好的生活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吃好早餐。一直就有"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说法,但由于早上时间最为紧张,有的孩子又懒床,就来不及吃早餐。这样,对大脑的损害非常大,因为不吃早餐造成人体血糖低下,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而上午又是功课最多的时候,大脑需要的能量得不到供应,长期下去,会影响功课和大脑的发育。早餐中鲜牛奶最为适宜,它不仅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大脑发育所必需的卵磷脂。

        2、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大脑休息和调整的阶段,睡眠不仅能保持大脑皮层细胞免于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了新的平衡。良好的睡眠有增进记忆力的作用。青少年每天应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要注意睡觉时不要蒙头,因为蒙头睡觉时,随着棉被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大脑供氧不足,长时间吸进污浊的空气,对大脑损伤极大。

        3、饮水充足。水是人体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饮水不足是大脑衰老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饮用8杯水,以保证身体的需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不仅可以使骨骼、肌肉强壮发达,依能促进大脑和各内脏器官的发育。

        4、不要带病用脑。在身体欠佳或患各种急性病的时候,就应该休息。这时如仍坚持学习用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的损伤。

        二、科学的营养饮食为满足脑的营养需要,最好把效能不同的营养食物搭配成平衡膳食。在营养成分和食物中,对脑的健全发育起重要作用的最佳健脑营养素和最佳健脑食物有:

        1、脂肪是健脑的首要物质。脂肪在发挥脑的复杂、精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给脑提供优良丰富的脂肪,可促进脑细胞发育和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并保证它们的良好功能。最佳食物有芝麻、核桃仁、自然状态下饲养的动物及其他产品和坚果类等。

        2、蛋白质是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控制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主要物质,在记忆、语言、思考、运动、神经传导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最佳食物有瘦肉、鸡蛋、豆制品、鱼贝类等。鱼脑是很好的保健健脑食品。

        3、碳水化合物是脑活动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后,即成为脑的重要能源。食物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已可以基本满足机体的需要。糖质过多会使脑进入多度疲劳状态,诱发神经衰弱或抑郁症等。最佳食物有杂粮、糙米、红糖、糕点等。

        4、钙是保证脑持续工作的物质。钙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的正常状态,防治人陷入酸性易疲劳体制。充足的钙可促进骨和牙齿的发育并抑制神经的异常兴奋。钙严重不足可导致性情暴躁、多动、抗病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发育迟缓甚至弱智。最佳食物有牛奶、海带、骨汤、小鱼类、紫菜、野菜、豆制品、虾皮、果类等。

        :zxs../jzwx/jkys/62815.s

古埃及墓葬风俗和生活习惯

        古埃及的丧葬文化

        墓室 棺椁 木乃伊 护身符 陪葬品

        木乃伊和金字塔无疑是古埃及文明最重要的象徵,而这两者都和古埃及人对来生的观点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在古埃及文明留下来的所有纪录中,『死后的生命』都是重要的主题。

        古埃及人对来世生命的信仰和相关的墓葬习俗,至少在大约距今六千多年前就已经在上埃及的巴达遗址中出现。其神话结构和礼仪在古王国时其逐渐发展完备,一直到基督教传入之前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古埃及人来说,死亡只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人死后并不就此消失,会进入另一个比今生更为美好的永恒生命,至少对菁英份子而言是如此。

        古埃及人相信,每个生命由三个部份组成:「肉身」、「拔」和「卡」。「肉身」是物质的,「拔」的意义很接近「个性」,是非物质的。「肉身」和「拔」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卡」可以解释为「生命力」,是所有人共有的。人死后,「卡」到另一个世界去,「拔」和「肉身」留在世上。人死的时候,「拔」离开「肉身」,人就不能说话、不能行动。「肉身」下葬后,「拔」白天离开墓穴,晚上回来进入「肉身」,起来享用陪葬的食物。所以「陪葬品」和「肉身」的保存非常的重要,如果「拔」饿死了,或「肉身」腐坏了,「卡」在另一个世界也不能活下去。「卡」、「拔」和肉身在死后的世界再度结合的时候,死者就复活而得到「永生」,称为「阿卡」。

        墓室

        墓室是为了来生而建造的。它是永恒的居所,也是通往来世的通路。在古埃及信仰中,墓室是由今生通往来生之门。墓室是祭祀的地方,生者在这里供应酒食给亡者。墓室中的假门是为了让亡者的「拔」可以出来享用供品。家属祭拜的时候,会呼喊:「听到我的声音请出来,来享用面包和啤酒。」

        墓室主人坐在堆满面包的供桌前,是墓室雕刻最常见的图像。这个主题至少可以追溯到第二王朝。供桌上的祭品还包括牛头、鹅、牛腿,还有各种蔬菜和莲花。这样,墓室的主人就不会在来生受渴挨饿,也不会缺少用品。

        古王国时期,墓室通常分为两层,上层的祭堂是祭拜和上供的地方,下层才是放棺木的地方,通常凿入岩石之内。祭堂装饰著描述亡者生前生活的图画和文字。供品清单列著来生所需要的重要物品。一排又一排的仆人抬著面包、水果、还有枕头、亚麻布和木箱等陪葬品。

        假门前的祭盘用来盛放供品。祭盘装饰著浮雕,往往还刻著祈祷文,或者墓室主人的姓名和职位。祭堂、假门和祭盘的装饰都是为了使亡者在来生一切供应无缺,因为家属的祭祀早晚会间断的。丧葬用的经文,虽然每个墓室略有差异,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皇家的祭品献给阿努比斯(Aunubis),殡葬师的领袖,愿他(亡者)在得享长寿之后,在伟大的神(欧塞里斯Osiris)面前,以荣耀的王侯身分葬在西方沙漠。」

        :stps.t.edu/stps/activity/57_disk/61/6132/03/%A5j%AEJ%A4%CE%A4%E5%A9%FA.htm

介绍小狗的生活习惯

        绝对不能纵容它,但也不要太严厉。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你爱护它 它自然也能感受到你的关爱。大小便的问题没有办法只能每天定时带它出去遛一遛,让它在外面解决,时间长了它形成习惯就好了。 至于咬人这说明你的狗狗警惕性很高。你可以给它买个狗绳,在它又想咬人的时候拉住它。千万不能手软,我朋友的狗狗就是这样训练的,现在乖的不得了,死也不敢在家里解决“问题”。

朝鲜族节日:朝鲜族的春节(中国传统节日)

       居住在吉林市的朝鲜族现有18万多人,约占吉林市人口总数的4.3%,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乐观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朝鲜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喜载歌载舞,他们的农乐舞、龙鼓舞、婚礼舞、刀舞和槌衣舞倍受青睐。在大力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同时,我市的民族工艺品,如绘画、雕刻、草编、剪纸、刺乡等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和浓厚的东北风格。

        朝鲜族的婚礼习俗非常热闹,尊老习俗备受称道,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捣衣”劳动。每到中秋左右,妇女们都要拆洗被褥衣服,进行晒喷浆,待其半干后叠成长方形在砧上捶打,这就是“捣衣”。

        永吉县兴光村朝鲜族民俗村,已被辟为旅游景点。主要旅游活动有:村民与游客共同歌舞联欢;到村民家中参观民族生活习俗;在具有民族特点的火炕上品尝朝鲜族风味餐。朝鲜族的米饭、米酒、打糕、冷面、小咸菜、山野菜、狗肉全席等风味饮食和充满热情的招待令游客留连忘返。

        中国的朝鲜族有200余万人,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其中吉林省占60%以上。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语系未定。朝鲜族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是物质生活比较好、问哈水平较高的民族。他们长期以垦荒为业,为开发培植我国高寒水稻,种植东北优质大米做出了贡献。朝鲜族的歌舞蛮声全国。朝鲜族人酷爱体育,讲究卫生,文明礼貌,特别是尊老爱幼的美德受到各族人民的好评。

        服饰:像我们印象中的一样,朝鲜族的民族服饰极有特色。年轻女子往往穿着质地华贵、色彩艳丽的长衣裙,中年女子也一样身着漂亮的长筒裙,只是颜色以素色为主;男子则喜穿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多穿长袍。儿童也着长裙,并在衣裙的袖口处配上七彩缎,色彩明亮。

        民俗:朝鲜族的房子都以木搭架、屋顶四面坡用谷草或稻草、瓦片覆盖,墙壁多为泥墙刷白灰。现在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

        朝鲜族婚礼仪式隆重,分别在女方和男方家两次举行。朝鲜族家庭“男主外,女主内”风俗盛行,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究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

        朝鲜族有独特的家庭节日,如回甲节(六十周岁生日)、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朝鲜族过年的习俗 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在朝鲜族中,春节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农历1月1日,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贡献饮食行大礼)祖先,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这是最重要的活动。阴历年到来的时候,街道和村庄都披上节日盛装。家家户户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过年这一天,主妇们摆出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丰盛的年饭年菜,全家聚在一起欢度节日。饭菜中大米年糕、年糕汤、朝鲜八宝饭和江米条是不可或缺的。朝鲜族人春节也有专门讲究吃的食品,统称为?岁餐?。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料理是?米糕片汤?。 白族过年的习俗 白族人民早上写对联,家家户户的人都以贴上自编、自写的对联为荣。中午,白族主妇到村寨中的本主庙里祭祀本主。本主意为?本境之主?,是村寨的保护神,也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到了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席上一定要有白族特色菜?酸辣洱海鱼?,表示年年有余;用糯米糍粑蘸糖吃,表示来年生活甜蜜。白族妇女要准备好第二天的菜肴,并将家里的水缸挑满水按白族习俗,初一全天不能再动菜刀、挑水和扫地。初一当天,按习俗是不能去别人家,但可以去外面玩。早上起来,白族主妇先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再到堂屋中祭拜祖先,最后到大门口拜祭,之后方可出门。 侗族过年的习俗 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晚上,送旧迎新,灯火通宵,高高兴兴吃?年更饭?。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吃?年茶?是很有趣的,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这就叫做吃?年茶?。 新年初一凌晨,要抢?头水?当全寨响起一片迎春接福的鞭炮声时,后生们就飞快地挑起水桶,手举火把,冲向井台,打上一担水飞速地挑回家。因这是新年的.第一担水,所以叫?头水?。侗族人把抢来的?头水?奉为吉祥圣洁之物,家家户户都遵守古老的?八字磺酪坏K?L艋乩吹?头水?,要专门贮放,不能用来洗东西。只能做饭、炒菜,姑娘、媳妇们把?头水?煮沸,冲上糯米酿制的糟酒加荷包蛋,泡上芳香的侗家油茶,款待贵客。据传:吃了头水煮的饭、炒的菜、泡的油茶,能消病去灾。如果误用了?头水?洗了东西,不能把水泼出去,只能洒在灶膛里,以示将吉祥留在家里。后生们抢完的头水,各家主妇就用竹篮提着煮好的米饭、猪肉,斟上米酒、来到井边祭水,她们将酒慢慢地注入井中,表达侗家人的心愿,愿井水四季不断,让全村百姓在新的一年里喝上更加清澈甘甜的水。 新年初一这一天,侗家首先是拜祭祖先。姑娘们开门的头件事,便是相邀女伴,同到山崖水畔,去采摘映山红,采回家中,把一枝最美丽的映山红插到鸡笼上,献给雄鸡,以示报答雄鸡啼叫司晨之恩。然后,再把其余的花朵插到房中,床头、桌上,把新春打扮得像映山红那样火红热闹。 春节期间,侗族要走村串寨拜年做客,叫?行年?又叫?乡客?,是别的民族所没有的独特年俗。姑娘佩戴闪烁发亮的银质装饰品,手提小巧玲珑的蜡篮;小伙子身着节日的盛装,头缠侗帕,手举灯笼(有的手持芦笙);老人腰插长长的烟斗,小孩打着各种各样的花灯,簇拥在烛光闪闪的龙的四周,在一片喧闹的爆竹锣鼓声中,浩浩荡荡的做客队伍兴高采烈地出发了,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到了对方村寨,主人在寨口的风雨桥上敲锣打鼓,爆竹齐鸣表示欢迎之后,便主动去接客人的灯笼,让客人休息,小伙子接姑娘的蜡篮,并帮助姑娘点燃被风吹熄的蜡烛。到了寨中的鼓楼坪,锣鼓声、爆竹声齐鸣,有的还吹起芦笙,舞起龙灯助兴,随后龙灯便挨家挨户去贺新年,贺年完毕,好客的侗家人便将龙灯挂在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中,拉着客人到自己家里去做客。哪家拉的客人多,说明这个家富有和热情,当然,小伙子是绝对不会放过远道而来的姑娘的,因为?做客?认识的姑娘,大多数能够结成终身伴侣。 苗族过年的习俗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纪,各地方的苗年时间很不一致,多数地区是?岁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岁首即每年的开头,也就是指过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腊月。近年以来,绝大多数苗族过年以改在正月过年,过春节,但苗族的风俗习惯仍然保持不变。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炒炒米,还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从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间,要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汉译为?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吃排家饭?等。湘西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称?赶年场?,主要内容有打秋千、百狮会、玩龙灯、唱花灯等。 土家族过年的习俗 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藏族过年的习俗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好了,关于“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