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200字10篇摘抄_随笔200字10篇摘抄高一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随笔200字10篇摘抄”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摘抄和200字感悟、 摘抄最好50字左右。 感悟200字!快快快!急急急急、
2.读书笔记 三国演艺 摘抄一段200字左右 然后写主要内容 和200字感想. 大家快点点。在来一篇随笔600字我+分
3.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4.《培根随笔》佳句摘抄
5.求培根随笔好句的摘抄和好句赏析 急~~~~~~~~~~~~
6.写一篇议论小说的文章200字左右
摘抄和200字感悟、 摘抄最好50字左右。 感悟200字!快快快!急急急急、
: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我和妈妈回奶奶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赏月。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弟弟看着这一轮高空中的明月,侧过脸俏皮地问:“姐姐,这是白银盘吗?”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好气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诗《古郎月行》,故意在卖弄呢。于是,我们冲着月亮大声朗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节会是怎样的呢?
读书笔记 三国演艺 摘抄一段200字左右 然后写主要内容 和200字感想. 大家快点点。在来一篇随笔600字我+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乐章集》
3,70.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间,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古罗马)塞涅卡
4,生活本来就是一种平衡,是得失互补的动态关系。
5,不要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于生活,我愿背负巨大失望的可能,满载希望而行。
6,雾以为它遮住了山峰,其实它正在点缀山峰;苦难以为它磨钝了锐气,其实它正蕴藏着超越。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8,浮云没有本身的轨迹,结果在闲逸和游荡中消磨了自己。——陈冬年
9,生命是光束中飞舞的无数细微尘埃,随风起荡不可存留,不被探测与需索,最后只是静寂。
10,理想若不建筑在现实的基础上,它靠什么来支撑呢?单纯的完美,往往易碎。——秦文君。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英)萧伯纳
5. 书房里摆满书籍远比钱包里塞满钞票要好。——(英)黎黑
6. 我活着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了活着。——(英)培根
7. 一个人对自己的无知认识得越清楚,他的学问就越大。——(德)库萨的尼古拉
8. 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朱熹
9. 前路崎岖君勿虑,扬鞭更上青云去。——沈康
10. 为了在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法)罗丹
11.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灿烂夺目。——(苏)高尔基
12.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鲁迅
13.您本身就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篇。——丁玲
14.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德)马克思
15.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
16.逆境是最好的大学。——(俄)别林斯基
17.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8.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一些人。——(美)富勒
19.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英)拜伦
20.勇气是青年最漂亮的装饰。——(德)雷马克
21.美好的容貌,可能给你带来幸运,却不一定能带给你幸福。——汪国真
22.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
23.冷落理想,就是冷落生命;拒绝真诚,就是拒绝成功。——张安华
24.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古罗马)塞尼卡
25.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春天。——艾青
26.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精神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法)巴斯德
27.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中的那么坏。——(法)莫泊桑
28.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汉。——陶行之。
29.人生就象一枝箭,不能回头。回头就意味着坠落。——但丁.阿里盖利
30.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印度)泰戈尔
3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晚唐)王贞白
32.生活就是你的艺术,你把自己谱成乐曲,你的光阴就是十四行诗。
33.生命如同故事,重要的不是它有多长,而是它有多精彩。
34.美景如画须细看,最动人处是天然。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7.无论路有多长,世界总在我的双脚之间。
38.等待机会,就可能失去机会。
39.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
40.你如果错过了春天,就不要再错过夏季。
41.没有回头的历史,没有回头的人生。
42.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
4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清)钱鹤滩
4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4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9.英雄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50.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经不起太久等待。
51.理想若不建筑在现实的基础上,它靠什么来支撑呢?单纯的完美,往往易碎。——秦文君。
52.爱,不分形式,只要能抵达心灵;心,不分远近,只要能彼此感应。
53.像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个哲人那样思考。
54.不要在收获的季节播种,在播种的季节等待。
55.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
56.第一次真正大笑你自己的那天,你就成熟了。
57.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58.人生得意,有两样东西不可少,一份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一份四季如春的好心情。
59.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60.成功不是机遇的恩赐,而是奋斗的必然。
61.只有付出自己的真诚,才能换回别人的真诚。
62.学习是一颗辛苦、无味的种子,埋藏在你人生路上,你只有用汗水浇灌,才能结出美味可口的果实。
6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64.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65.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向导。——歌德
66.顺境中看到的笑脸很容易被人遗忘,逆境中看到的笑脸才使人铭心刻骨。——章建华
66.浮云没有本身的轨迹,结果在闲逸和游荡中消磨了自己。——陈冬年
67.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68.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69.当你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70.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间,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古罗马)塞涅卡
71.过不好今天的人,明天会过得更糟。——(古罗马)奥维德
72.真理的蜡烛,常常会烧伤那些举烛人的手。——(法)布埃斯特
73.前进包含着无数的超越。首先应该超越自己,然后才能超越别人。
74.你热爱生命吗?那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原料。——富兰克林(美)
75.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秋瑾
76.眼睛可以近视,目光不能短浅。
77.我们不能决定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我们不能保证前途一路平坦,但我们可以始终坚持前行。
78.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一切,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一切。
79.当我们不得不面对苦难的时候,必须学会两样东西:一样是坚强,一样是快乐。
80.岁月可以使人苍老,但心灵的青春却是永恒的。
81.雾以为它遮住了山峰,其实它正在点缀山峰;苦难以为它磨钝了锐气,其实它正蕴藏着超越。
82.不要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于生活,我愿背负巨大失望的可能,满载希望而行。
83.生活本来就是一种平衡,是得失互补的动态关系。84.当你为今天的消遥心安理得时,也许明天,你需要流更多的汗出更多的力。
85.我们可以忘记这世间一切,可爱情却是例外的。
86.因为爱情常常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它的消逝很多时候也往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确曾深爱过,则爱就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
87.爱情就是这样,她让我们何时何地都惦念着对方,如果惦念淡没了,消失了,爱情也就结束了。
88.世间可以流逝一切,爱却可以永驻,尽管爱的那么忧伤。只有记忆,将会以一种深刻的不可触及的形式,存留在心里。
89.即使不能善待,但那依旧是恩慈,只是幻觉稀薄,即使再剧烈,仍只是烟花,留下的不过一地冰冷的尘埃。
90.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一定要用所能有的,竭尽全力的能力来记得它。因很多事情我们慢慢地,慢慢地就会变得不记得。
91.生命是光束中飞舞的无数细微尘埃,随风起荡不可存留,不被探测与需索,最后只是静寂。
92.时间与记忆背道而驰,记忆被投递到虚无之中,开始成为%C
回答者: j13814226336 - 中级魔法师 四级 2009-11-8 18:53
检举 校园 校舍 教室 操场 跑道 安静 喧哗 嘈杂 洁净 干净 整洁 欢乐 玩耍 做操
运动场 田径场 绿茵茵 静悄悄
生机勃勃 生机盎然 生机勃发 春色满园 洒满阳光 人声鼎沸 书声琅琅 热闹非凡 垂柳依依 林荫小道
你追我赶 欢声笑语 环境幽雅 清香四溢 景色迷人 奋发向上 茁壮成长 三五成群 热闹欢腾 款款清歌
好句
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多么美丽,多么可爱,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
我们走进教室,只见窗口那里不断地滚进浓雾,教室里简直就像一个大蒸笼。
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春天给学校满园春色,春天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催促我们奋发向上。
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桃红柳绿的春天,花繁叶茂的夏天,枫红菊香的秋天,松青雪白的冬天。
昔日四座破烂的校舍不翼而飞,崭新的教室和会议室屹立在屏障似的围墙里面,小巧玲珑的传达室守卫在大门西侧。
在学校的中院有一个菱形的金鱼池,里面有许多红色的小金鱼,它们在清清的水里追逐着、嬉戏着。
描写高山的好词好句好段
佚名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摘抄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点比较精彩吧、下面是比较具体的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生,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主要内容及感想
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随笔
给你几个答案供你选择吧O(∩_∩)O~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部《三国演义》让我结识了多少英雄。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用他如神之笔,以东汉末年,群雄四起,魏、蜀、吴争霸天下为背景,演绎出了流传千古、至今仍激动人心的英雄故事。
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令人拍案叫好。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而栖身于曹营。曹操爱惜关羽的人才,处处礼遇有加,极力拉拢,但关羽“义”字当先,不为荣华富贵所动,虽身在曹营,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着大哥刘备。当关羽知道刘备的下落后,立刻挂印封金,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去追寻大哥。一路上闯过五个关口,搏杀了六员守将,终于渡过黄河,与兄弟相聚。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成功地刻画出关公的义气为重的形象。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荣华富贵与生死置之度外。关公一举成为千古忠义的典型。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关羽的义,还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智、赵云的勇及曹操的奸等,无不描述的栩栩如生。让我不知不觉与故事的人物融合为一体,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年,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
说不尽的《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偶然间,听着这一首《曹操》,我被《三国演义》牢牢地吸引住了,“读一读吧”!这个念头飞快从我脑海闪过,于是,我找来了一本《三国演义》,捧在手里,细细地读了起来……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与《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一起被人们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在中国享有着崇高的声誉和地位。《三国演义》描写的是大约百年的兴亡史,根据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与衰亡,可分为三个阶段: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三国鼎立局面宣告结束,司马家兴起,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形象,有诸葛亮、刘备、周瑜、曹操等,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在书中,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作者给予了诸葛亮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本领。诸葛亮又被誉为“伏龙”先生,自他初出茅庐开始,便打了一次又一次胜仗。我最佩服的就是他的神机妙算了!“空城计”中他面对司马懿带领的十五万大军,没有丝毫的慌张,反而还微笑地安慰众人。他知道,司马懿以为他这样布置,城中必有埋伏,所以悠然自得地在城楼上焚香操琴。结果,诸葛亮没费一兵一卒,便吓跑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在其他故事中,诸葛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博望坡初用兵、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七擒纵孟获、木牛流马设伏等等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诸葛亮才智超群、神机妙算、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诸葛亮最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营中,享年五十四岁,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而我最喜欢的战争故事就要数“赤壁之战”了!除了对人物以及战争场面描写得精彩外,《三国演义》对战争过程也写得十分精彩。“赤壁之战”的起因到结束,共用了八回来叙写,其中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周瑜黄盖用苦肉计、庞统献上连环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关羽华容道捉放曹操等一系列情节,一步接一步,扣人心弦,精彩纷呈。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重大意义,它成书于十四世纪元末明初,有评述和话本的传播,改变成戏剧**等各种形式。直至现在,它仍然生活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读《三国演义》能让我们知道历史、关注历史、牢记历史,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我们更应该好好去读一读这本名著,了解三国,并让它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培根随笔》佳句摘抄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摘抄赏析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本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由就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摘抄赏析,欢迎查看~
培根随笔好段摘抄:
1) 公众的嫉妒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可能蔓延的疾病,正如传染病可侵入健全的肌体并使之犯疾一样,国民一旦产生这种嫉妒,他们甚至会反对最合理的国家行为,并使这些行为背上恶名;而为此采取笼络民心的举措也几乎无济于事,因为这正好表明当局害怕嫉妒,软弱可欺,结果造成的损害更大。这也像通常的传染病一样,你越怕它,它越要找上门来。
这种公众的嫉妒似乎主要是针对高官大臣,而不是针对君王和国家本身。但有一条千真万确的规律,那就是如果某位大臣并无甚过失却招来公众强烈的嫉妒,或是公众的嫉妒在某种程度上是针对一国之所有大臣,那嫉妒的矛头(虽隐而不露)实际上就是指向国家本身了。
——《论嫉妒》
2) 登高位而德行愈增,此乃高洁之士的明显标志,因高位显职实则(或曰应该是)德行之所在;犹如自然界中,万物疾动而奔其所,一旦各就各位则静然处之,德行亦是如此,追求显职时则动,问鼎高位后则静。一切升迁腾达均须循小梯迂回而上,上升时若遇派系分攘则不妨加入一派,然登顶后必须保持中立,无朋无党。追忆前任时应持论公允,言辞审慎,如若反其道而行之,那就将欠下一笔自己卸任后非还不可的旧帐。若有同僚,应予以尊重,宁可在他们不想求见时召见他们,也不要在他们有事求见时将其拒之门外。在与人私下会谈和答复私人请求的时候,切莫时时想到或念念不忘自己的地位,最好让别人去说:此公为官和居家真是判若两人。
——《论高位》
3) 君王亦不可凭产生不满的痛苦大小来估量危险,因为在最危险的不满情绪中恐惧的成分往往大于痛苦,而“痛苦是有限的,但恐惧无限”。再说迫于高压,使人产生忍耐力的痛苦也会使人丧失勇气,但对恐惧来说则不然。
——《论叛乱与骚动》
4) 欲行事者须知,看上去不足惧的危险往往并非不足为惧,令人虚惊一场的为则历来都多于逼迫人的危险。
——《说时机》
5) 语言犹如展开的挂毯,心象意念都显现在其图案之中;而思想则如未打开的挂毯,心象意念只是被裹在里面。
——《论友谊》
6) 应经常审视你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习惯,若判定某种习气有害,则须设法逐渐将其戒除;但若发现因改变某习性而引起不适,你也不妨故态复萌;因为很难区分何为公认的有益于健康的习惯,何为对你个人有益并相宜的习性。日常生活中应该无忧无虑,自得其乐,此乃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至于人之所感所思,当避免忌妒、焦虑、忧愤以及过度欣喜和暗自悲伤,亦当避免思其力之所不及、其智之所不能。应该让心中怀有憧憬,怀有仰慕和惊叹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奇感;还应让头脑中充满庄重而多彩的思考对象,如历史、深化以及对自然的研究。
——《谈养生之道》
7) 若对别人确信你懂得的事偶尔佯装不知,那下次你对不懂之事保持沉默别人也会以为你懂。
——《谈辞令》
8) 人之本性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感情强烈之际和新的`尝试之中,因独居时不必矫揉造作,激动时会忘掉其清规戒律,而在新的尝试中则无惯例可援引。
——《谈人之本性》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培根随笔》就像一本字典,当你有什么烦事和闹心事时,就可以向它请教,它不仅会帮你解忧,还会教你走正确的方向,以摆脱困难的纠缠。
这本书主要谈论了我们生活中能遇到的各种生活琐事和一些政治问题,点出了这些事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并告诉了人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事错误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如果人人都按照这书上面说的去做(除个别小错误以外),那么人间也就变成世外桃源了。
这本书适合各种人群阅读,而且都会受的启发。启发我的文章很多,因此我在这里只略举一二,以简略的表达我对这本书的思想感情。
第一篇感《谈报复》
这篇文章说得对,用法律管不到的手段进行报复,还情有可原。如果用卑鄙狡猾的手段报复,则——用原文的话说——。但是在全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不认同:如果一个人完全是出于生性凶恶而作恶,那又如何?充其量仅像荆棘刺玫,除了扎划钩擦,别无能耐。我认为这里的生性凶恶有一个标准,如果这个人泯灭人性,何止扎划钩擦!恐怕他什么事也做得出来!曾经就有这么一件事:有这么一家人的孩子被无冤无仇的人绑票了,然后帮费就跟孩子的父母要钱,孩子的父母也把钱悉数给了他们,按常理,他们该放人了吧?但是他们把孩子给杀了,杀了不说,还给煮了,煮了不说,还给切成了200多块儿,最后还给扔进下水道里了。这应该算生性凶恶了吧?但他们做的事何止扎划钩擦!
第二篇感《谈人的天性》
你的天性如果是好的,那么再好不过了。如果是坏的,则要用文中说的方法去做。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如果想要把一个富有弹力的弯曲物快速弄直,则需往弯曲的另一个方向弯,并且要过直的标准。这个方法在改变天性方面也有大作用。假如一个人脾气暴躁,则应极力控制,并且还要露出微笑,即弯向直的另一边。
文中还说不能太久的迫使自己做一件事,这样会福祸双收,即获取了坚持,也获得了一点错误,把错的东西也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因此要间隔一段儿适当的时间。我玩儿滑板时就是这样。滑了一阵子之后,无意识的间隔几天,再滑时,就觉得水平增长了些许。但是如果间隔了一年多,就感觉自己的水平一落千丈。
不管戒什么,都要像文中说的一样,先扼制,再自然而然的减少,最后戒除。戒烟就要这样。原始时是几分钟抽一次,然后对于烟瘾要一忍再忍。几天后,抽烟的频率将大大减少。再过几个月,烟不就戒掉了?不过还有一点,也是文中提醒的,目标不能太高或太低。因为太高或太低的话,不仅不会改善,还会越来越糟。
培根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不光有那么多流传千世的佳句,还有如此精练实用的文章,把我们生活中能遇到的事谈的淋漓尽致,指引我们走正确的方向,虽然也有的错误,——也可能是社会不同而造成的——但是又有谁能保证,我一辈子都不会犯错呢?
;求培根随笔好句的摘抄和好句赏析 急~~~~~~~~~~~~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人们喜爱谎言,不仅因为害怕查明真相的艰难困苦,而且因为他们对谎言本身具有一种自然却腐朽的爱好。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
如果民众讲的比上层人物讲的更真实可信,这不必奇怪,因为民众讲话不用担风险 。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舞台上的爱情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招来不幸。它有时象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象那位复仇的女神。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幸运的时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将掉价了。
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图画所不能表现,初睹所不能见及者。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给人以帮助。但那荒*纵欲的爱,却只会使人堕落毁灭!
惯于作假其实只是一种因软弱和不动脑筋而促成的狡猾,并不是高超的策略 。
过于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不是在我们的背后。
写一篇议论小说的文章200字左右
1摘自培根随笔之《论真理》
当上帝创造宇宙的那几日中,他所创造的头一件东西就是感官底光明;他所创造的末一件东西就是理智底光明;从那以后直到如今在他工作完毕而休息的期间内,他底作为全是以他底圣灵昭示世人。最初他在物或浑沌底面上吹吐光明;然后他由人底面目中吹入光明;到如今他还在往他的选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有一派哲学在别的方面都不如他派,可是有一位诗人为这派哲学增光不少。这位诗人曾说:“站在岸上看船舶在海上簸荡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底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底种种经过最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底高峰(一座高出一切的山陵,在那里的空气永远是澄清而宁静的)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只要看的人对这种光景永存恻隐而不要自满,那末以上的话可算是说得好极了。当然,一个人底心若能以仁爱为动机,以天意为归宿,并且以真理为地轴而动转,那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赏析:
这段话表达了培根对真理的崇敬之情。他认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级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认知则是最高级的认知,可见他对真理的推崇。在他看来,只要拥有真理和光明,世界就显得无比光明和快乐,就是人间的天堂。应该敬佩这位先哲,这个追求真理的先驱者,是指引人们走向光明的英雄。
2摘自培根随笔之《论死亡》
外斯帕显死时还说笑话;他坐在一个凳子上说:“我想我正在变神哪”。加尔巴临死作壮语说:“砍罢!假如这是有益于罗马人民的”。一边说着一边伸颈就死。塞普谛米犹斯?塞外拉斯死得爽快。他说:“假如还有什么我应该做的事,快点来吧”。诸如此类。那些画廊派的哲学家把死底价值抬得太高了,并且因为他们对于死准备过甚,遂使死在人看起来更为可怕。“他把生命底终结算做自然底恩惠之一”。说这句话的那人比较说得对的多了。死与生同其自然;也许在一个婴儿方面生与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种热烈的行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热的时候受伤的人一样,当时是不觉得痛楚的;所以一个坚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但是,尤要者,请你相信,最甜美的歌就是在一个人已经达到了某种有价值的目的和希望后所唱的“如今请你让你底仆人离去”。死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生时受人妒羡的人死后将受人爱”。
●赏析:
看完这段文字后心灵都不由清明了些,仿若醍醐灌顶。自从懂事后知晓死亡,就一直怀着畏惧的心理,有的时候甚至埋怨科技的发达,因为明白世界本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总觉得死后的虚无是最深刻的恐惧。但是培根早在几百年前就说到“生与死同期自然”,都是自然的恩惠,所以要平淡待之,要珍惜生命,死而无憾。
3摘自培根随笔之《论宗教一统》
宗教既是人类社会底主要维系,那末要是它本身能居于统一底真正维系之中,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关于宗教的争执和分裂是异教徒所没有的恶事。原因是异教徒底宗教并无任何固定不移的信仰而只有仪式和典礼。他们教会中底主要宗师和长老乃是诗人,从这个就可以想到他们底宗教是什么样的一种宗教了。但是真正的上帝有这种性质,就是他是个“忌邪的神”;因此他底崇奉和宗教便决不容有混杂和伴侣。所以我们想关于教会底统一说几句话,所说的是其结果如何;其界限如何;其方法如何。统一底结果(仅次于得上帝底喜悦,而得上帝底喜悦是至善至美的)有二,一是对教会以外的人的,一是对教会以内的人的。对于前者,无疑地异端和分裂是各种丑事中之最丑者;真的,这两桩事甚至比伤风败俗还坏。因为,如同在肉体上创伤或割裂是比一时不良的体液为劣,在精神上亦复如此。所以再没有比“统一底破坏”更能使在外者不入教堂,在内者急欲出外的了。因此,到了这种情形的时候——就是,有的人说“看哪,他在旷野之中”。又有人说:“看哪,他在密室之内”。那就是说,有的人在异端的秘会里找寻基督,又有人在教堂的外表上找寻基督——在这种时候我们底耳中须常有那句话——“不要出去”。
●赏析:
我对宗教怀着一些敬畏的情绪,看到电视里朝圣的人们,看到教堂里虔诚祷告的人们,总觉得会有些东西高于三尺神明,让这个世界多了些神秘的色彩。我想宗教是一种信仰,有信仰的人们,总是会对所作所为有所顾忌,有所期待,绝望之时不忘,得意之时不忘,所以人生得以平和从容,也不枉一种恩赐。想起一个朋友去澳大利亚后就入了基督教,我虽然有时无法理解,却为她的虔诚感动。
4摘自培根随笔之《论复仇》
确信所罗门有言:“人有怨仇而不报是他底光荣”。过去的事情是已经过去了,并且是叫不回来了;明智的人留心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已经够忙的了;所以那些劳劳于过去的事情的人简直是枉费心力而已。没有人是为了作恶而作恶的;而是为了要给自己取得利益、乐趣、或荣誉、或类此的事情的。因此为什么我要对着某人因为他爱自己胜于爱我而生气呢?并且即令有人纯粹因为生性本恶而作了恶,那又怎么样?也不过象荆棘一样;荆棘刺人抓人因为它们不会作别的事啊。复仇中最可原谅的一种就是为了报没有法律纠正的那一种仇的;可是在这种情形里那报仇的人也应当留神,他那报复的行为要没有法律惩罚才好;否则他底仇人仍然要占先的,因为二人之间吃亏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报仇底时节要对方知道这报复是从那里来的。
●赏析:
看到这段文字的第一反应是各种复仇的电视剧,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无聊了,复仇,爱情,如是而已。也想起很多复仇名篇,比如《呼啸山庄》。最开始看《呼啸山庄》是懵懂的,对于主角希斯克利夫的形象也不置可否。读到这里时也有些唏嘘不已。若人人都知晓得如此明白,懂得放手,又何来这么多爱恨情仇呢。
5摘自培根随笔之《论困厄》
但是用平凡的话来说,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在伦理上讲起来,后者是更为伟大的一种德性。
幸运是《旧约》中的福祉;厄运是《新约》中的福祉;而厄运所带来的福祉更大,所诏示的上帝底恩惠更为明显。然而即在《旧约》之中,如谛听大卫底琴音,就一定可以听见与欢颂一般多的哀歌;并且圣灵的画笔在形容约伯底苦难上比在形容所罗门底幸福上致力得多了。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在针工与刺绣中,我们常见,若在一片阴沉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漂亮的花样,比在一片浅色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暗郁的花样悦目得多;从这眼中的乐趣上推断心中的乐趣罢。无疑地,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赏析:
读完这段话,想起来的先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来古往今来,人们对磨难的认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又想起来老师曾经讲过的小故事,只记得主题是如果不能战胜苦难,那就没有资格说苦难是财富。是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磨其筋骨,但若在磨难之中孱弱得死去,又如何说苦难是一笔财富呢。所以,我们必须有面对厄运的勇气,让厄运锻炼我们,让生命更加完整。
6摘自培根随笔之《论父母与子嗣》
父母底欢欣是秘而不宣的,他们底忧愁与畏惧亦是如此。他们底欢欣他们不能说,他们底忧惧他们也不肯说。子嗣使劳苦变甜,但是也使不幸更苦。他们增加人生底忧虑,但是他们减轻关于死亡的记忆。由生殖而传种是动物同有的;但是名声、德行与功业则是人类特有的;而最伟大的事业是从无后嗣的人来的这种事实也是确实可见的;这些人是在他们底躯体底影象无从表现之后努力想表现他们精神底影象的。所以,无后代的人倒是最关心后代的人了。首先树立家业的人们是对于他们底子嗣最为纵容的;他们把子嗣看做不但是本族底继嗣,而且也是自己事业底继续;因此,他们对自己底子嗣与自己所造的事物都是一样的看法。
●赏析:
觉得一些感性的东西,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出来更加的有味道,也更加合理,让人在共鸣的同时也油然产生一种启迪之感。父母的苦和甜都不曾细说,只有小孩有资格喜形于色;孩子是父母一辈子的责任,让父母甜也让父母苦。我想血脉亲情是不论历经多少年多少代都无法磨灭的,每个人都应该有面对小孩为人父母的责任感,也要有孝顺父母为人子女的责任感。
中学生作文摘抄 并点评 (在线=)
随笔”“随笔”,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五四”新文学时代,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随笔内容方面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人的生命形态主要由许许多多细小的琐事组成,惊险奇特,英烈悲壮,可遇而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态。平平凡凡,寻寻常常,随处皆是,是生活的常态。只有那些注目寻常琐事,并在其中能感发出无尽趣味来的人,他的心境必不至枯涩,他的心泉必不至干涸,而一旦弄笔写作便自然容易找到感觉,坠入境界,放任自由。对琐事不大放在心上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发现不了诗意的人,其人必定干枯无趣,其心必定顽劣粗糙,自然极难与笔墨有缘。
2、于今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汹汹,人心越来越浮躁,时尚越来越火爆,而写作恰恰需要细腻的心灵,素材偏偏多在生活的幽微平常之处。所以,身处现代,你选择写作,其实写作也在选择你。只有当你在生活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时候,你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整体情感,生发出启迪人智的哲理思考,也便有可能与写作结下一份良缘。应该说,绮语清词,嘉言华章是天地间早就有了的,它在随笔式的自由写作中最易被呈现出来,只是它需要凝神遐思,用心体味方能妙手偶得。
3、人总说永恒,期盼永恒,其实哪会有什么真正的永恒。人易朽,文字也易朽。如前所述,写作和其它种类的艺术一样,只是人的一种生命享受与精神自救。写作之初就心存“文章千古事”的觉悟与抱负的人,十有八九成不了写作的好手。用一颗善良之心,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才是我们生活随笔写作的正途。
随笔的分类
常见的现代随笔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绘景性随笔、状物性随笔等等。
1、记叙性随笔
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的抒写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有时直截了当说出,有时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它描写的往往是人人类似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你仔细体味后,会使你察觉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
2、议论性随笔
这类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所谓“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文之义;所谓“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亲人友人,无可不写。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个“感‘字,作者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
3、说明性随笔
黎先耀写人和自然关系的随笔《天之骄子》,着笔于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着力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因此,说明性随笔不同于纯粹的说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带有鉴赏的性质,有时则借物抒怀,另有寄托。模山范水,往往以片断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准确形象地描绘出来。练习这类随笔,要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笔调轻灵,不刻意为文。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怎样写教育随笔
一,什么是教育随笔
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借事说理: 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夹叙夹议 :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
随笔是最适合教师创作使用的一种形式.
二,写教育随笔有什么好处
1,能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如果你要问我:你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我也不知怎样回答.写教育随笔,就不会再像过去一样让我们的老师只留下模糊的记忆,我们不能让过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淡出这个美丽的世界.
2,用教育随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写作,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
3,通过教育随笔,让每个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这么多的,实质性的要求,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边做边思,边思边写,边写边做,螺旋前进,每个老师肯定会把新课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本领.
耕耘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之余,及时把心得记录下来,不仅对自己日后工作有促进作用;如果发表,对广大同仁也具有借鉴意义.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言:"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对象,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回顾和总结教育教学过程的心得和方法,不仅积淀了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部分成就,而且也丰富了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
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师,其功赫赫.回首整个从教生涯,或许因疏于及时记载心得体会,届时找到一条清晰的轨迹不免显得有些困难,然昨日难以再现,徒留一缕憾意.
诚然,如今的教师负担很重.有来自业务上的,更多的或许还是来自心理方面无形的压力.面对高职低聘,转岗,待岗等现实问题,使得教师们对分数不得不计较.一贯被称之为"良心活儿"的隐性工作,教师自己对"良心"两字欲说还休.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数是硬道理"的论调就不难理解.也因此会有不少教师奉行"一心只教手中书,莫管教改与科研."这种现状,结果使得教师自己只拥有一桶"死水",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也是无益的.适时撰写论文是解决上述矛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其操作性强,收效也显著.
教师的论文,大致可分为纯理论的学术研究文章和涉及具体问题的教学小论文.考虑到实际情况,笔者更赞同广大中小学教师侧重写一些教学小论文.通过及时整理教学思路,记录教学心得,只会对教学起促进作用.就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缜密的思考,或查阅相关的资料,最后形成文字.这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质疑,析疑的过程.写作过程使得教师对处理问题的方法更趋条理化,更符合科学性,能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勤于笔耕教学小论文,有助于培养执笔教师的教研意识.尤其是此类小论文被报刊录用或获奖时,更能促成该教师在教学上乘势而上,提升境界.
现代的教学形势,要求教师有传统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名副其实的"学者型教师"必须会进行学术研究,教学小论文为载体的教研是铺就学术研究大道的"基石".作为教师,不进行教研,而直接从事抽象的理论研究是缺乏立身之本的,也可以这么说,没有教研就没有科研.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踩着一个个的脚印,随时记录着这一轨迹,向教育更深处漫溯,教而时研之,不亦乐乎
三,教育随笔写什么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教育案例,如教学反思,如学生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 .写教育随笔实际上是个思考与积累的过程.由于我们身在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而且要想把文章做大,做好,也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教育随笔,因其篇幅的短小,也无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论层面,因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那么,教育随笔写些什么呢
(一)记教学得失.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自然能扬长避短.比如说,有位老师在教学"吃"字时,考虑到学生先学"气"字,后学"吃"字,容易把"吃"写成"气",因而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吃"的右半部分千万不能写成"气"字.谁料,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是有很多学生错了.手把手地好不容易教会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又错了,怎么帮助学生正确记住这个字呢 她想了一个办法.一次讲评时,她对同学们讲,"今天中午,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大饿了,竟然把筷子都吃下去了."同学们都感到莫名其妙,纷纷说"不可能!""谁会把筷子吃下去呢 "见大家都在参与议论这事,她感到时机已经成熟,就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让他写一句话"我吃了一碗饭".不出所料,学生把"吃"写成了"气",有同学马上站起来更正,"错了!错了!吃的中间没有一横!"她笑笑,指着这位同学写的"气"说:"你们看,他的筷子是不是给卡在喉咙里了."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起来."你们能帮他把筷子夹出来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打那以后,学生再也没有出错,看来"筷子卡在喉咙里"给大家的印象还是相当深的.
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主要收获在哪里 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 主要症结在哪里 用什么方法弥补 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师在讲评作文时,本来先想表扬部分写得好的,再批评那些写得差的,看到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时,他临时改变主意,选择学生作文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扬,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们都认真地对作文作了精心的修改.第二天,许多传神的字词,优美的句子和巧妙的构思,已悄然出现在不同的本子上.还有家长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没用家里人催着做作业,自己认真地将作文改了又改,再认真地誉写好.而这个孩子原本就是老师准备批评的对象之—.表扬的力量可见一斑.
(三)写教育偶得.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位老师看到他校一位老师在评判学生分数时,把作业的最低线定为甲下.好一点的就毫不犹豫地给甲,再好一些的甲上.写得整洁美观的,再加上一个苹果;写得特别用心或者解题有新意的,加上两个苹果.当然,所谓的"苹果",只不过是一个刻成苹果状的小印戳而已.但这种看似"画饼充饥"式的评分方法,使原本丙丁的学生带回去的作业簿中也有了甲的佳绩,这样一来,孩子欢天喜地,家长也开心得不得了.所有的孩子的脸上都堆满了开朗的笑容,孩子们常挤在一起翻开作业本在比谁得的苹果多,并为了能得更多的苹果而在暗地里较劲.反观自己身边的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很多,而对学生的评价却很低,使得家长误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很差而常常训斥孩子,而学生老是看到自己本上是鲜红的"╳",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差,对学习日渐失去了信心,变得畏畏缩缩的,自然少了那份应有的天真,由此感到我们的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要少一些"正经",多一点欢颜;少一点"刻薄",多一些变通与关爱,这样才会取得如同这给"苹果"一样的效果.
(四)记学习所悟.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老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远属于自己,由此写了篇文章《谁动了老师的奶酪》,发表在《教师之友》2002年的7—8合期上,还有位老师看了《美国教师教"蚯蚓"》后在自己的自然教学中也作了类似的尝试,写了篇题为《"动"起来教(捉蚂蚁)》的文章,收获还是相当大的.课前她安排学生捉蚂蚁,并让学生把蚂蚁装在能透气的小瓶子里,这样学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课上她安排学生画蚂蚁,驱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观察小蚂蚁,然后让学生说蚂蚁的身体构造,这样一来,课本上那些抽象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具体了,生动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当高涨.教学效果自然是那种灌输式教学所难以比肩的.我由此感悟到,创设融洽和谐的师生活动情境,可以使学生毫无拘束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要远比那种为维护师道尊严而人为地拉开师生间距离的做法高明得多.因为师生关系的不民主,最终导致的是师生关系的对立;学生会因"厌恶和尚"而"恨及袈裟",因"恶其师"而"厌其教""轻其理".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在写教育随笔时,我们可以结合案例,作这两方面的思考:
1,由点及面作发散性思考.李镇西老师由学校强迫女儿剪去秀发,想到学校的专制,进而联想到教育上的种种不民主现象,并就这种现象进行剖析.
2, 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挖掘.比如说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学生为什么会顶撞教师 导致这一现象的病源在哪 我们又如何去疗救 对这类情况是冷处理还是热处理 处理的结果如何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你得到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真正思考了,并付诸于行动了,肯定会有收获的.
四,教育随笔怎样写
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笔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间,移到自己的硬盘中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随笔.
教育随笔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
随手: 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随便 :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 :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随笔是笔要随脑.
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学生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随笔,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
很多人说,要我反思一下教学没问题,但要写成一篇反思随笔,则有了压力 这是因为,通常我们认为反思5分钟也行,50分钟也可.可写文章则不同,5句话总认为算不上文章吧.就是这一观念影响了大家写随笔的积极性.为了使自己改变被动的局面,为什么不改一改这一旧观念呢 其实也没有人规定过教学随笔不可以只写五句话.如果是你深思熟虑后的五句话也是好随笔.
比如:今天的导入不够理想,因为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选择的素材太陈旧了,时间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变.
这是五句话的教学随笔,我觉得就是一篇好随笔,可能它不适合发表,但教师写教学随笔主要不是用于发表的,而是对自己教学的改变,是为了自己的提高.这随笔虽然是五句话,但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变.而且这样的随笔对工作忙的教师来说,更符合实际.当然,我并不是说写随笔只用五句话,而是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间写则长无时间写则短.
常写短随笔可以克服写随笔的危难情绪,可养成勤写随笔的习惯,这样坚持下去,偶尔写几篇较长的教学随笔,可以发表的随笔并不是难事.文章也是有短到长的,长的随笔往往是在短随笔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教师工作最忙,毕竟也有大快的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里没有教学工作,正是修改随笔,完善随笔的好时机.就拿上面那五句话的随笔来说吧.可以补充一下这样的内容.如何导入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什么样的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第二堂课的导入是如何做的 这样是问题深入化,再加上正反的两个导入实例,就形成了一篇好文章,发表也是没有问题的.
写随笔从字数,语言方面比较自由,但也不可以随便写,它不是流水账,也不是教学实录,它是反思后的结晶,是教学经验的总结,随笔也不是日记,如果说一天下来没有什么可写就可以不写,如果说某一天灵感不断,写它个三,四篇也有必要.有感而发是随笔的主要特征.而发出的感想是否精华,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直接相关.有的人只追求随笔的数量,不关注随笔的质量,几十篇下来,风格一个样,语言一个样,甚至连描述的教学情节也差不多,每天坚持写这样雷同的教学随笔价值是不大的.写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方法,才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随笔.
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 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一般报刊杂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五,写教学随笔的注意点.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既懂,又能学会用.
3,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
4,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
愿大家从现在起,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想凝聚成文字,"我手写我心",每天,每周挤时间写一点,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必将在教育征途中留下自己成长的轨迹!
美,就在我身边
美,这个概念性的词语,被时间切割得,有些支离破碎,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将她们一片片拾起,并铭记于心。细细咀嚼之时,便陡然间觉察,原来,美,就在我身边…… ——题记
花朵,由生命走向枯萎,是一种凋谢的美。当花朵的裙摆,一点点地,开始泛黑,当鲜艳一点点地向生命告别,我感到无限悲伤。当花朵不屑地从花托上抽离,并划着优美的弧度做着自由落体运动时,一丝莫名的伤感,也沁在了心间。于是,冬天,整个冬天,白色与黑色,开始充斥着人脑。或许,我一点儿也没有感到美,亦或许,凋谢的美,被花朵诠释地“滴水不漏”?美就在我身边,是一种与黑和白混杂的凋谢。
月亮,由生命走向黑暗,是一种寂寞的美。当月亮的光芒,一点点地,开始埋藏于黑暗之中,当光明一点点地向生命告别,我感到无限的惆怅。当月亮不安幻化于黑夜之中,并没有了众星捧月的光环时,一丝莫名的愁绪,也挂在了心头。于是,黑夜,整个黑夜,月亮只好孤单地哼唱着古老的抒情曲,今夜,注定无人入眠。落寞之感,牵系我心,宛如绿色的苔藓,缠绕着老树,那般占据人心。或许,我一点儿也没有感到美,亦或许,寂寞的美,被月亮诠释地“一览无余”?美,就在我身边,是一种,与光明和黑暗混杂的寂寞。
人们,由生命走向死亡,是一种过程的美。当人们,一天天的,开始衰老,当灵魂一点点的向生命告别,我感到无限地哀痛。当灵魂不顾一切地,从躯壳中逃出,并乘着天梯,一步步走向光明时,一丝莫名的痛心,也涌到了心上。于是,人们一生,便像一列刚刚启动的列车,起步之时,便需加快速度,在油耗尽之时,又由快到慢到最后停下,繁忙与缓慢,开始压抑着人的灵魂。或许,我一点儿也没有感到美,亦或许,过程的美,被已死亡的人们诠释地“人尽皆知”?美,就在我身边,是一种与繁忙和缓慢混杂的过程。
站在世界之外,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独特的美。凋谢与寂寞的美,全都要归结于过程之美。虽然,我身边这些我所看到的美,全都是灰暗的降调。但是,以降调为主旋律,同样也能奏出优美的乐章。花朵以枯萎的生命诠释美,月亮以黑暗的生命诠释美,人们却以已逝的生命诠释美,自然之中的事物,把自己一生的美都奉献给了大地。人亦如此,当一生一次的绽放,凋谢之时;当生命面对寂寞之时;当毕生都倾于奉献之时,便是人生价值升华的时刻,此刻,方才顿悟,原来美,就在我身边。
老师点评:
要说本文的文笔不好,俺坚决不答应;可要说本文是篇好文章,俺还是坚决不答应。为什么?----
1、太华丽不堪了
华丽或许需要,但有1~2句便可,让一个人从头到角都戴满华丽的装饰,会是什么样子?
2、太匆忙牵强了
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没说透,于是,内容上就显得牵强附会(见涂色处)。。。比如,月亮都没了,还孤独的唱什么歌?给人感觉是天空中只有一轮明月似的。第三自然段,则始终都没弄清作者想说些什么?人在离开世界时,大伙会感到痛心和不舍,但这种痛心和不舍是一种什么样的美的。。。。。。没说出来。。。。。可没有人尽皆知。。。
3、形散神也散,散文之大忌啊
散文是表达情感和情绪的,重在情感情绪的内容和意境,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情绪?不清楚。似乎什么都想说,似乎什么都没说清楚!结果心是空的,心是乱的,除了华丽的外衣。
4、展开一个自然段,把情绪说透就可以了
俺个人建议:作者不妨就期中一个自然段,展开说透,这样形成的一篇文章,或许更好。
第二篇 美,就在我身边
当我走在放学的路上,穿过一座座冷冰冰的钢筋高楼,急匆匆地走过和我一样急匆匆的人们时,无数种震撼人的美也箭似地从我们身边嗖嗖而过.在这个急匆匆的时代里,无数美的音符,只能演奏出一曲曲乏味的乐调,而我们的双眼在现代的潮流面前,也失去了发现美的灵性。
我们何尝发现过这世界的无数细微之处都张显着美的灵感?
当嫩嫩的小芽在春天的气息里探出脑袋,当寂寞多时的花儿伸展出自己的肢体;当一群群的生物重新活动开来;当大自然的一切重又苏醒,既而昌盛时,我们仍然急匆匆地走着。妖娆的花朵吸引不了我们,青翠的柳条吸引不了我们。当姹紫千红的世界重来临时,我们仍然目视前方地走着,走进熙熙攘攘、喧哗杂闹中,于是又一种美被我们忽视,一种充荡着蓬勃和谐的活力美。
当我们被安排走进一座画展中心里,无聊的慵倦如春潮袭遍全身,散漫的脚步随意乱踏,半酣睡的双眼四处乱瞥,奇形怪状的作品映入我们的眼帘。看罢,又漫不经心地回到原来的喧闹中,而那些大师们所精心营造的美术盛宴也被抛在身后,孤怜地在寂寞中落满灰尘。我们仍不知天高地厚地走回熙攘的人去中,却忘了有一种吸养天地精灵的美已从我们的脑海中被抽干,那是一种激扬艺术灵感的思想美。
人们就这样忽略掉了世界上如此多的美,怎不叫人扼腕长叹呢!不觉自省:我也常常忽略自己身边的美吗?
当我在灯光下应付着堆积如山的作业,母亲此时轻轻走入房间,手里端着一杯热茶,然后同样轻轻地放在桌上,转过身去轻轻的走出房间。或许是这轻轻的声音引起不了我的注意,我仍然埋头苦干。直到我无意中碰到已透凉的茶杯时,才惊觉自己从来都没有道一声“谢谢”。那包含着血肉之情的亲情美,就这样被我忽略到一边。
原来,我的身边也有被我忽视了的美,美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伴而来。友情,亲情,人性,艺术……它们都是生活中的美。美有时很短暂,如风浮过手指不易察觉。但常常提醒自己注意身边的美,就像寒冬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老师点评:
这孩子的文章呢,写得还是不错的说,起码有三点可以夸耀:
第一点: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忽视了身边的美;
第二点:能把想法说清楚----读完了这段文字,俺们都很清楚作者的想法,把事情能说清楚,也是很不容易的说。。。
第三点:个别细节有亮点-----母亲的那杯茶,刚读第一句,觉得情节挺俗的,都给用滥了,可再往下,用透凉的茶杯,就有了反差和小小的震撼了。
不过呢,把事情说清楚了虽然很好,再往上,就是要把事情说精彩了,说得能打动人,那才是我们行文办事的终极目的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呢,本文呢,又有三点需要改进的。
第一点:似乎还不够典型-----作文,素材要尽可能地典型,要很,很能表现主题,不要让读者分神,从这个角度来说,看画展那段,似乎提炼不够,还不能很典型地说明问题,从而也影响了整篇文章的感染力。
第二点:似乎还不够凝炼-----看**,不喜欢节奏拖沓,车轱辘话来回说,除非是要达到某种艺术目的;写作文,也要节奏明快,不有同一个意思颠来倒去地表达。从这个角度看,前2个自然段,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了(就是第2段的那句话)。那样反而更干脆,更有艺术感染力。
第三点:精彩度似乎还不够------或打动逻辑思维,或打动情感思维,具体的,可见俺关于精彩度的博客帖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系列。。。)。
享受过程
美丽的结果令人神往,描绘的过程值得用心去享受。创造美的同时,创造了生活;享受过程的同时,享受了人生。
等待成绩的那段焦黄时光里,为了释放复习阶段的紧张情绪,相约去图书批发市场,一来选买些暑假看的书,二来让心情闲适一下。
去时,阳光尚存,树叶的间隙中洒漏了一些燥热。三人并行在马路上骑车前行。很长的一段路上,由于欢声笑语的充斥,便不觉得烦闷。指点道旁的景色,或说一些平日的趣事,再或说一些感兴趣的新闻佚事,一路上好不欢快。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才开始营业。从一楼到四楼转一些平日里常去的书店,寻找自己的兴趣,看看有没有新书上架。偶尔,见到倾心的书,便驻足站在货架前,捧着书,读几个章回,看几个故事,像小孩子突然瞥见心爱的玩具,一看见便无法移开视线。几家小店,几排书架,几卷墨香,便足矣。很快,太阳移到了当空,中午了,浸在书里的时间总是如白驹过隙。
在附近的快餐店吃午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谈起各种各样的事,普普通通一顿快餐竟吃得异常的慢。杯中的可乐和女孩儿们一起笑的颤动着。
饭后,天色暗了许多,眼见便要下雨了,不敢回家,便又钻回了书店。听外面雨声响起,越下越大,不似一时能停,反而突发奇想,“去照大头贴吧”。也许女孩子们总是会对这些小玩意产生兴趣,连选带照,忙得不亦乐乎。小小的相片中,有三张充斥着盈盈笑意的脸庞,青春的快乐仿佛溢了出来。
雨小了,归程。
淅淅沥沥的小雨和挂着水珠的绿叶下,又并排骑车回家。才发现,今天是来买书的,结果三个人都空手而归,相视一望,不仅大笑。虽然空手,但心中已满载了快乐,不因为结果如何,有欢乐的过程足矣。生命的价值体现在过程。
隐士奏一曲阳春,为众人拍案称绝?只为自娱自乐。名士手谈,真为分出熟胜孰负?只为兴趣使然。文人醉饮,真为醉后混沌?只为酒香自陶醉。
真正的生活,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黛玉葬花,可为化作春泥更护花?太白吟诗,可为“李杜光辉万丈长”?人活一世,可为入土为安驾鹤西去?享受过程方享受人生。
老师点评:
1、好马没好鞍,心疼非一般。
这女子的文字很不错的说,就是中了“开头点题”的毒了,弄得文章很直白,很索然无味了。。。。开头(第一段)就上来一通说教,谁看谁烦呢。。。第一印象坏了,后面几个自然段谁还有心情看呢。。
哈哈,有时候俺想,即便是向应试屈服,开头就点题,俺们能不能多用几种别的方式点,比如用个设问句:
做事情,你说是结果重要啊还是过程重要?
然后继续后面的文章。。
2、三围文章,不可不想!
一个女子如果烫了个爆炸头,脚下一定不能穿大头靴的,为什么?那样就太臃肿了。男孩子如果来个小平头,下面配双大旅游鞋,那可是帅呆了。头尾的搭配要合适才好呢。
本文开头抒情,结尾抒情,55555,重叠了,不够精彩了,如果任意一个改短,改得很干脆,就一句话,再看看艺术效果,定能更上一层楼。比如,开头不改,结尾(最后一段)就一句话:
真正的生活,不在结果,而在享受过程,享受人生!
我们再来看,是不是更爽,更有感染力,也更能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
我渴望飞翔
我是一只风筝,我渴望飞翔。我说。
飞翔?风筝永远都在飞翔。朋友说。
你永远都不会明白的。我对朋友说。
我总是在思考着——什么是飞翔。我理了一理头绪,可仍是迷云重重。什么是飞翔?
我在天空中飘呀飘,乘风驾云,迅速地升高、升高,我俯视地面,一切都看起来那么小。我自豪,因为我能了解到别人所不知的天空,他的喜怒哀乐在我手中。我能去与白云交谈,与风一起玩耍,我可以听到鸟儿对着天空所唱的赞歌,能看到生活在高层建筑里的人的活动。我对万物都有感觉,我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
我在天空中飞呀飞,能感觉到我的尾巴在微微颤动,那是我的根,我爱它,我离不开它,因为它在我身上,在我心里。我仍在飞,我的肺里充满了新鲜空气。我很高兴,我很快活,所以,我在云的怀抱里翻了几个滚。但我的根猛烈的一颤,使我不得不回到飞翔的状态,继续了解世界。突然,我飞不动了,我飞不高了,我有种想挣脱的感觉,那是飞翔吧!没有任何东西拉着,那就一定很自在了!我想。我试图挣脱,但我走不了,我又想起了一个同伴挣脱根的命运。
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晴天,风有些大,不知怎的,一个一直想摆掉它的根的同伴竟如愿以偿了。它的根断了,那清脆的声音吓了每个人一大跳。但它很高兴,高呼着自由的口号,一直向上飞,一直在翻滚,它累了,一下了就摔到了地上,撞坏了。真惨。还是有根好!我想。
我就这样飞着,保持自身的平衡,我感觉很好,很舒服。
突然间,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根啊,你牵着我吧,在你所掌握的范围内,在我越来越高的同时。我,在飞翔!
我渴望飞翔,非常渴望,但,我也正是在实现我的梦想呀!
名家点评:
读完此文,俺有三个强烈的感觉:
1.作者的文笔真够好。
交待事情清楚、简练、清新,熟练,真的是很不错的说。
2.文章的逻辑真够乱(见涂黑处)
尾巴比做根?似乎不太合适;
即便比做根,后面如果能自圆其说,倒也可以,可后面说根是用来牵引的,再后又说是用来平衡的。。。555555,混乱了,不能自圆其说了。。。读者的情绪和节奏也就被严重破坏了。。。。。。
最后的结论“根啊,你牵着我吧”更是不合清理了。。。
3.作者的贪心真够大。
俺仔细想了很久,作者是不是把风筝线和风筝的尾巴合二为一了?
不会吧,这么明白的东西,作者怎么会搞混呢?
或者,作者明知二者有别,可还是想把他们二者的特性加在一起,以增强文章的美感和感染力? 555555,要真是这样,你可就真是和怪叔当年一样,因为贪心和冲动而冒傻泡喽。。。(这篇文章,如果满分100的话,俺会给65。未必准确哈)
心灵的考题 (作者读初二)
天啊!我竟然被遗忘了!
面对空旷的大操场,我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不就是因为我生病没和你们一起军训吗?不就是躲在树荫下睡了一下吗?你们就不把我当朋友看了?真是的,这是一帮什么同学啊!解散也不叫我!
一个人,便孤零零地绕着操场走,脚下的石头被我发牢骚地扫到了一边.一圈,一圈,操场边缘竟被我走出了一条没有石子的路。光秃秃的,像一个圈,把我包围在孤独里.一阵冷风吹来,身旁的大树上有一片叶,飘下,我蹲下身将它拾起,呵,你和我一样,是被伙伴遗忘的吗?
天渐渐黑了,黑夜如魔鬼一般迅速地包围了这个城市。我也闷闷地回到了那个曾误以为温馨的宿舍.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人也没有.
我用尽力气把自己扔在了床上.眼泪如洪水决堤般疯狂地流泻,而我的心在流血.我渴望安慰,妈妈,我想回家.
”啪”明亮的灯光洒满了屋子里每个角落,“哎呀,你在这儿呀!我们找得好辛苦!你还难受吗?是不是又不舒服了?我们去吃饭吧。”连珠炮似的问题惊醒了我,是小A,哼!那会儿不知道去哪儿悠闲了,现在又来安慰我,虚伪!她见我不说话,又瞧了瞧我两颊的泪痕和眼眸中的不屑与愤怒,似乎猛得明白了,然后结结巴巴地说:“是不是……没见到我们……生气了?”,还好意思说?我白了她一眼。“不是那样的,我们解散后又到另一个地方紧急集合了,刚刚解散,然后我们就到处找你。”她急出了汗,我看到那汗珠中的真诚与友谊。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原来,一切愤怒都是因我的误会!原来一切的孤独都是我“一厢情愿”!
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同学们的一小会儿离开会引起我极大的不满呢?在家里,我是掌上明珠,向爸爸妈妈要这相,要那个,却从没想过自己要做什么,导致我只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却忘记了自己也要付出。我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脆弱的心灵制造出很多不应该的错误!想到这里,我拉起小A的手,快乐地向外跑去,我要改变了。
这次经历我一生难忘,它就是我心灵上的一道考题,教会我如何对待他人。还记得那片孤独的叶子吗?它就永远夹在我人生的纠错本中。
老师点评:
1.考官,I服了U!
考题,这个命题真够“咯”够“偏”的。虽然这个字眼我们并不陌生,可多半只和考学有关,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用得并不多,很多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写这样的文章,你老先生出这个考题是啥意思呢?
教育部一再要求,不要出偏题难题,一定要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话算是白说了!
2.孩子,千万别犯傻!
不过,作为学生呢,除了接受,别无二路。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冷静面对,不要乱了方寸。
写记叙文?55555,关于考题的故事,实在是不好说,生活中也不多,真有的话,写起来也不好写,不好描述,不好展开,不好结构,所以,对这个命题,千万别写成记叙文!!!!!
考题这事,在生活中,倒是与应试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于考题的种种感受和情绪,什么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老师的法宝啥的。。。这个命题,实在是适合做议论文和散文。
3.选择决定命运
有了上面的分析,本文的问题所在就清楚了。
---- 选择写记叙文,实在是个失策。虽然素材很真实,可要说是心灵的考题,却真的是。。。。。。怪怪的,别别的,扭扭的!哎,白瞎了这么好的素材,也白瞎了开头那句“天啊!我竟然被遗忘了!”这么有悬念,有吸引力的开头!结果,满分50,本文只得到了37分,算二类下,俺想,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内容和主题不切合,情节逻辑不流畅。
---- 其实,作者的文字能力还是比较不错的!文体选择失误,导致整体无法发挥。。。。。。真是可惜啊!!!!!!
孩子,面对命题,面对文体选择,你“因地制宜”了吗?
第一篇 硕果 金秋(作者读初中,初几不详)
在不知不觉中,夏姑娘的热情收起已久,转眼已接近金秋。我想地里的麦子早已熟了吧!排得整整齐齐,挺拔腰杆笑呵呵的等待人们来收割。农田里的苹果柿子仿佛早已等不及了,在树上使劲往下垂,挣得它们一个个红了脸。一阵秋风吹过,柿子随着风儿摇动。哈哈!柿子姑娘们一定是在跳丰收舞呢!
乡下,无论在田野、农田都可以看见一副热闹的景象。人们忙着大丰收,蔬菜宝宝们一个赛一个看谁长得又大又状。而这时的秋姑娘还不忘撒下一点儿“秋花”装扮这个金灿灿的丰收年。
人们都说在春天里才有百花争艳的景象,但秋天也有。瞧!那秋菊不正是在秋天开放的吗?它们迎着灿烂的阳光,怒放着让行人们都来欣赏自己。有白的、黄的、紫的,像节日里灿烂的礼花,又像美丽的珊瑚。这给秋天增添了不少的喜气!在秋菊的总装扮下秋天显得分外妖娆。
有人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我不那么认为,我认为秋天是喜气的,吉祥的。在秋天里虽然没有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景象,但她去有另一种魅力------成熟。秋姑娘用自己的魔力让瓜果蔬菜成熟。秋天又是一位画家,以落叶为笔,以风为手,所到之处无不画出一副副“丰收图”。这难道不是秋天的魅力吗?
我爱秋天,我“言秋日胜春潮”!
老师点评:
1.优雅的坯子有点韵味
这孩子的风格呢,依俺来看,就有些不急不慢,优雅动人的坯子。。。文字不慌不忙,该想的想,该说的说,优优地说完了再雅雅地退,一句“我爱秋天,我‘言秋日胜春潮’”就告全文结束!
可是。。。可是呢,这文章读完了,又总让人有种。。。似乎还不够“味”的感觉。优雅的韵味刚刚显露出点苗头,不知怎么搞的,又给憋了回去。。。 5555,这事怎么回事呢?
2.散散的情感有点遗憾
----- 散文吗,是抒发情感的,这孩子在这篇文章中是想抒发什么情感呢?是说硕果收获?还是说金秋的多彩和花朵?嘿嘿,一山不容二虎,一文不容二心呢!第三自然段(涂黑处)自己乱了自己呢!
----- 情感的分散,自然导致了文章在语句的选择上,风格的协调上的不够到位,读起来,无论是节奏还是情绪,都是断断续续的,东东西西的,所以,让人觉得韵味还不够,还不足!!!
3.发现是成功的开始
不过,通过这篇文章,能发现自己的一种风格,也是不错的收获呢!------- 嘿嘿,也可能不是这样,这只是老怪自己的主观臆断哈!不过,俺个人觉得,如果情感更集中了,语句和语气更往不紧不慢的韵味上靠了,你的作文还能更上一层楼!
4.如果按中考的标准,俺觉得这文章是二类中或二类上!------- 哈哈,不一定准确哈。
好了,关于“随笔200字10篇摘抄”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随笔200字10篇摘抄”,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